[实用新型]一种盲孔球底面抛光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28788.9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4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波;王高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原辊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4 | 分类号: | B24B41/04;B24B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9000 河南省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光球 抛光机构 气动马达 连接杆 底面 盲孔 纱布 机械加工技术 本实用新型 空气压缩机 高压气管 螺栓固定 深孔钻 抛光 粘接 转轴 粘贴 连通 机床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盲孔球底面抛光机构,包括加持在机床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气动马达,在气动马达上连接与穿过连接杆且与空气压缩机连通的高压气管。所述气动马达的转轴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抛光球头,在抛光球头的外侧粘贴有抛光纱布。该盲孔球底面抛光机构,设计一种深孔钻形式,在抛光球头球面上,铣出多个槽,在槽里粘接纱布,用此抛光机构抛光球底面可以达到设计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盲孔球底面抛光机构。
背景技术
盲孔是连接表层和内层而不贯通整版的导通孔。目前电机轴轴向小深孔底面多为球面,其要求粗糙度一般为Ra0.8,但现有常规的切削技术很难达到要求,因而我们提出一种盲孔球底面抛光机构,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盲孔球底面抛光机构,具备可以达到粗糙度为Ra0.8的要求以及稳定性强等优点,解决了目前电机轴轴向小深孔底面多为球面,其要求粗糙度一般为Ra0.8,但现有常规的切削技术很难达到要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可以达到粗糙度为Ra0.8的要求以及稳定性强等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盲孔球底面抛光机构,包括加持在机床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气动马达,在气动马达上连接与穿过连接杆且与空气压缩机连通的高压气管。
所述气动马达的转轴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抛光球头,在抛光球头的外侧粘贴有抛光纱布。
优选的,所述转轴上开设有通孔,且在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齿牙。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部设置有与齿牙搭接的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稳定垫,所述稳定垫的侧面设置有与齿牙搭接的缓冲齿,在稳定垫的背侧设置有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抛光球头上设置有铣槽。
优选的,所述抛光纱布顺时针粘贴在抛光球头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稳定垫的背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的一端。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盲孔球底面抛光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盲孔球底面抛光机构,设计一种深孔钻形式,在抛光球头球面上,铣出多个槽,在槽里粘接纱布,用此抛光机构抛光球底面可以达到设计要求。
2、该盲孔球底面抛光机构,增加了电机转轴稳定设计,保证电机在工作时转动的稳定性,进一步加强了抛光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B剖面示意图。
图中:1连接杆、2高压气管、3气动马达、4转轴、4a通孔、4b齿牙、5抛光球头、5a铣槽、6抛光纱布、7螺栓、8稳定机构、81稳定垫、82缓冲弹簧、83缓冲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原辊轴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原辊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287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