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唧咀加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30547.8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69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曹常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晴朗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管道 注胶通道 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 信号反馈 加热 电磁加热控制器 注塑 流速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恒定控制 恒定维持 加热结构 双重监测 温度降低 注塑模具 上端 进料口 监测 启闭 竖直 注胶 连通 体内 堵塞 进度 停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唧咀加热结构,包括唧咀本体,所述唧咀本体内竖直设有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内为注胶通道,所述唧咀本体的上端开设有与注胶通道连通的进料口。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加热的过程,温度传感器对加热管道的温度进行监测并将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流速传感器对注胶通道内的流速进行监测同样将信号反馈至控制器,对注胶过程进行双重监测,根据实际测得温度与流速改变需要恒定维持的加热温度,控制器根据设定温度对电磁加热控制器的启闭进行控制,使得加热管道的温度得到恒定控制,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因为物料在唧咀内停留时间稍长而导致热量散出,温度降低,发生堵塞,影响正常的注塑进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唧咀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唧咀,用于模具中的浇注系统,唧咀的作用是进料。
由于传统技术中的唧咀无加热机构,仅能起到保温作用,在对模具进行加注熔融态的物料过程中,有时会因为物料在唧咀内停留时间稍长而导致热量散出,温度降低,发生堵塞,影响正常的注塑进度,尤其是在加注熔融态的玻纤材料时,其黏性较大,一旦温度降低,造成进胶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唧咀加热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模具唧咀加热结构,包括唧咀本体,所述唧咀本体内竖直设有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内为注胶通道,所述唧咀本体的上端开设有与注胶通道连通的进料口,所述唧咀本体在注胶通道的下端对称连通有两个为圆台状的出料口,所述唧咀本体在加热管道的外侧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数圈呈螺旋状绕设在加热管道外侧的电磁线圈,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电磁线圈之间均贯穿有屏蔽板,且屏蔽板均与容置腔、加热管道固定连接;所述容置腔的下端内壁固定有用于监测加热管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唧咀本体的下端外壁固定有用于监测注胶通道内流速的流速传感器,所述唧咀本体的外壁固定有控制器,所述电磁线圈通过电磁加热控制器与市电电源电性连接构成加热电路,所述控制器与电位器电性连接,与温度传感器、流速传感器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在侧面观察时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唧咀本体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安装螺孔,所述安装螺孔内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
优选的,所述唧咀本体通体采用高隔热保温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SZ-515红外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流速传感器采用DMF超声波流速传感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注塑模具唧咀加热结构的优点在于:
1、在进行加热的过程,温度传感器对加热管道的温度进行监测并将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流速传感器对注胶通道内的流速进行监测同样将信号反馈至控制器,对注胶过程进行双重监测,根据实际测得温度与流速改变需要恒定维持的加热温度,控制器根据设定温度对电磁加热控制器的启闭进行控制,使得加热管道的温度得到恒定控制,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因为物料在唧咀内停留时间稍长而导致热量散出,温度降低,发生堵塞,影响正常的注塑进度的问题;
2、胶态物料通过进料口通过注胶通道并通过圆台状的出料口流出,代替传统技术中单个出料口导致注胶速度过慢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唧咀加热结构的结构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唧咀加热结构电磁线圈和屏蔽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唧咀本体、2注胶通道、3进料口、4加热管道、5容置腔、6电磁线圈、7屏蔽板、8出料口、9流速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1控制器、12安装螺栓、13安装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晴朗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晴朗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05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型腔模具流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双层结构注塑模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