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LNG罐车的自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32583.8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6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广;朱胜坤;柳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驹王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7/04 | 分类号: | F17C7/04;F17C13/00 |
代理公司: | 13127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俊娇 |
地址: | 053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器 罐车 液化天然气 液化效率 增压 增压管 翅片 长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 车辆行驶 二次气化 分流处理 进气总管 气化效率 气流阻力 吸热效果 自卸装置 气化的 并联 两套 铝材 内缩 液化 液珠 车身 串联 口径 携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LNG罐车的自卸装置,该装置采用串联的两套增压器以提高液化天然气的气化效率,且每一增压器中各增加管采用并联的形式,对液化天然气进行分流处理,以提高液化效率并缩短液化时间。关于第二增压器中第二增压翅片沿罐车长度方向设置,在车辆行驶时不会对车身产生气流阻力,进而降低了对第二增压翅片强度的要求,可选用吸热效果好且价格便宜的铝材制得。并且第二增压器中第二增压管的口径相对进气总管内缩,可提高气体进入第二增压管内的流速,使气体能够携带未完全气化的液珠全部进入第二增压器进行二次气化,进一步提高了液化效率,进而提高了LNG罐车的卸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NG罐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LNG罐车的自卸装置。
背景技术
LNG是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的缩写,液化天然气储罐为低温贮罐,由于是在超低温的状态下工作(-162℃),在运行中贮藏的LNG处于沸腾状态,当外部热量侵入时,都将使贮存的LNG持续气化成为气体。利用液化天然气运输的这一特性,在卸液时通过将部分液体天然气排出吸热后气化,增大这部分天然气的体积,再导入储罐内使剩余的液体排出,从而完成卸液。但是现有的LNG罐车卸液装置的卸液能力差,依然需要较长的卸液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LNG罐车卸液效率的一种用于LNG罐车的自卸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LNG罐车的自卸装置,包括固定于罐车尾部下方的第一增压器和固定于罐体一侧并与第一增压器串联的第二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压器由不锈钢材质制得,包括液相管和位于液相管上方的气相管,于液相管和气相管之间并联有多根第一增压管,每一第一增压管呈通过U 形接头连接的盘管结构,且第一增压管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固定有多个环形的第一增压翅片;所述第二增压器为铝材质制得,包括沿罐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与罐体弧度相适应的进气总管和出气总管,于进气总管和出气总管之间并联有多根直径小于进气总管的第二增压管,所述第二增压管上固定有第二增压翅片,所述第二增压翅片沿第二增压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以其轴线为中心呈放射状布置有多片;所述液相管的中部连接于罐车的罐体内腔,所述气相管的中部连接于进气总管的中部,所述出气总管的中部回连至罐体内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增压器借助挂架与罐体固定,所述挂架包括位于进气总管和出气总管内侧的两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管体焊接固定,所述连接臂凸出于罐体的高度大于第二增压翅片的宽度,每一第二增压管的两端搭接于对应的连接臂上并通过U形锁件固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液相管与前端管路、气相管与后端管路、进气总管与前端管路以及出气总管与后端管路均通过法兰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增压翅片的宽度为60~80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每一第二增压管上的第二增压翅片的数量为8 个。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增压翅片的外端固定有截面为多边形或圆形的加强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用于LNG罐车的自卸装置采用串联的两套增压器以提高液化天然气的气化效率,且每一增压器中各增加管采用并联的形式,对液化天然气进行分流处理,以提高液化效率并缩短液化时间。
关于第二增压器中第二增压翅片沿罐车长度方向设置,在车辆行驶时不会对车身产生气流阻力,进而降低了对第二增压翅片强度的要求,可选用吸热效果好且价格便宜的铝材制得。
并且第二增压器中第二增压管的口径相对进气总管内缩,可提高气体进入第二增压管内的流速,使气体能够携带未完全气化的液珠全部进入第二增压器进行二次气化,进一步提高了液化效率,进而提高了LNG罐车的卸液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驹王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驹王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25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分支防冰冻低温流体卸车臂
- 下一篇:一种LNG大型水浴式气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