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智能纯水或净水机废水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33046.5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5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兴杰 |
主分类号: | F04B43/04 | 分类号: | F04B43/04;F04B49/06;F04B51/00;F04B53/00;C02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7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水器 水桶 智能 不锈钢水龙头 软管 净水机 连通 废水 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 安装方便 出水接口 出水接头 进水接口 进水接头 新型智能 占据空间 制造成本 进水口 洗刷 存储 购买 环保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智能纯水或净水机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安装至洗刷台面上的不锈钢水龙头、智能抽水器和用于存储废水的水桶,所述不锈钢水龙头底部进水口通过第一软管与所述智能抽水器的出水接头连通;所述智能抽水器的进水接头通过第二软管与所述水桶的出水接口连通,所述水桶进水接口导入纯水或净水机废水;本智能抽水器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制造成本低廉,使用者购买成本降低且后期维护成本低廉,装置整体环保且安装方便占据空间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纯水或净水机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净水机或纯水机在使用后都会产生很多的废水,废水其实并不脏,废水中的有害颗粒物含量只比自来水稍高40左右PPM值,因此该废水可以回收并利用。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关于该废水的回收和利用装置,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0457500.2,授权公告日2016.09.28,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净水器废水回收利用装置,该技术特征是,水桶上端设水桶盖,并在水桶上设水龙头,将水桶或水桶盖连接进水管,并在水满时,水通过水桶上的溢流管溢流出去或者通过水位驱动机械浮球阀停止进水,多余的废水通过压力驱动压力阀向外排放。现有技术虽实现了对净水机或纯水机的废水回收利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现有技术中因其水龙头安装至桶体侧底部,使用者需要手动打开放出废水使用,若将水桶的出水口连接至位于洗刷间或厨房洗刷盆上的不锈钢水龙头,那么就需要将水桶底部出水口安装位置必须高于不锈钢水龙头,便于水桶内废水通过不锈钢水龙头排出;这样的话容易造成水桶摆放位置不方便(因为装有废水的水桶自身重量重)且占据一定空间(因为水桶需放置在不锈钢水龙头上方,不能放置在位于洗漱盆下方的柜体内,所以会占据一定空间),给家庭使用者造成不便。
还有,现有技术中水桶内废水只能单纯通过水龙头进行大气压强排放,若想引流至其他高度或空间位置的话,则无法实现引流,因为其自身的水压或者说大气压强不能给予废水很有效的输送强度(或出水速度慢),所以造成现有技术的使用范围受限,使用效果不佳。
所以设计一款适用范围广,空间和高度受限不强的新型智能纯水或净水机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尤为重要,对提升用户使用效果,并给予节约用水实际行动给予更好的帮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纯水或净水机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新型智能纯水或净水机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安装至洗刷台面上的不锈钢水龙头、智能抽水器和用于存储废水的水桶,所述不锈钢水龙头底部进水口通过第一软管与所述智能抽水器的出水接头连通;所述智能抽水器的进水接头通过第二软管与所述水桶出水接口连通,所述水桶进水接口导入纯水或净水机废水。
作为优选的,所述智能抽水器包括可分离并相互卡扣的长方体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沿长度方向固定安装隔膜水泵;位于所述隔膜水泵底端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通至所述外壳右侧部的进水接头上;位于所述隔膜水泵底端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连通至所述外壳侧部的出水接头上,所述出水管上沿出水水流方向依次安装单向阀和智能压力开关;所述外壳的后侧部壳壁上开设接线孔,并通过外部电源插头的连接导线穿过所述接线孔并分别串连于智能压力开关和隔膜水泵的接线柱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水桶采用溢流口式水桶或浮球式水桶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位于所述水桶内部的出水管段的底部安装过滤器。
作为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尺寸为长*宽*高:180*80*70mm或250*80*70mm。
作为优选的,所述智能抽水器的出水流量为1.3L/min或2.3L/min左右,需要说明但是实际出水量和连接管路长短不同有少许差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兴杰,未经徐兴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3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汽车轮胎充气泵
- 下一篇:一种气动隔膜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