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然气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36031.4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0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宋舸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太昌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 |
代理公司: | 51249 成都创新引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向群 |
地址: | 646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单元 脱硫 补给装置 回收装置 连通 存储装置 流量阀 原气体 天然气 天然气脱硫装置 本实用新型 天然气处理 天然气存储 安全环保 存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然气脱硫装置,涉及天然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原气体存储装置、第一补给装置、第一脱硫单元、第一回收装置、第一流量阀、第二补给装置、第二脱硫单元、第二回收装置、第二流量阀、第三脱硫单元、第三回收装置、第三补给装置和天然气存储装置;所述原气体存储装置存储有待脱硫的天然气,和第一脱硫单元连通;所述第一脱硫单元用于对待脱硫的天然气进行第一次脱硫处理,与第一补给装置、第一回收装置和第二脱硫单元连通;所述第二脱硫单元用于对待脱硫的天然气进行第二次脱硫处理,与第二补给装置、第二回收装置和第三脱硫单元连通。脱硫更为有效且更为安全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天然气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气是从地下采出,通常和原油一起进入管网,经集输站库的分离、净化处理,进入供气管道系统。硫化氢是可燃性无色气体,具有典型的臭鸡蛋气味,比空气重,其毒性可与氰化物相比,是一种致命的有毒气体。硫化氢是天然气中的一种有害物质,它的存在一方面会引起设备和管路的腐蚀、催化剂中毒,另一方面会严重威胁人身安全,属于必须消除和控制的污染物之一。现有技术中天然气的脱硫方法分为:可再生溶剂吸收脱硫法、固定床吸附脱硫法、直接转化为硫脱除法。
就目前脱硫发展状况而言,通过混合溶剂选择性脱除天然气中的硫化氢应用较为广泛。混合溶剂法是将物理溶剂和化学溶剂相混合,将化学溶剂可获得较高处理气纯度的特性和物理溶剂在溶剂再生过程中所需热量较小的特性相结合。由于物理溶剂的参与,会使得混合液在较高酸气,具有较高的酸气负荷力,将含有硫化氢的天然气与混合溶剂通过逆流接触,将硫化氢脱除,然后将溶液冷却,再重新使用,从而完成整个循环过程。但混合溶剂的成本较高,且需要外界施加压力作为压缩的动力,能耗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气脱硫装置,脱硫更为有效且更为安全环保。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天然气脱硫装置,包括原气体存储装置、第一补给装置、第一脱硫单元、第一回收装置、第一流量阀、第二补给装置、第二脱硫单元、第二回收装置、第二流量阀、第三脱硫单元、第三回收装置、第三补给装置和天然气存储装置;所述原气体存储装置存储有待脱硫的天然气,和第一脱硫单元连通;所述第一脱硫单元用于对待脱硫的天然气进行第一次脱硫处理,与第一补给装置、第一回收装置和第二脱硫单元连通;所述第二脱硫单元用于对待脱硫的天然气进行第二次脱硫处理,与第二补给装置、第二回收装置和第三脱硫单元连通;所述第三脱硫单元用于对待脱硫的天然气进行第三次脱硫处理,与第三补给装置、第三回收装置和天然气存储装置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脱硫单元和第二脱硫单元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流量阀;所述第二脱硫单元和第三脱硫单元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流量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脱硫单元、第二脱硫单元和第三脱硫单元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脱硫单元、第二脱硫单元和第三脱硫单元均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上的下顶盖;所述下顶盖的上方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上方设置有下过滤网;所述下过滤网还同时位于反应室的下方;所述反应室内盛装有反应物;所述反应室的上方设置有上过滤网,在上过滤网的上方设置有上顶盖;所述上顶盖和下过滤网之间存在有封闭空间;所述封闭空间的一侧开设补料口;所述上顶盖的顶端还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连接有输气管,将经过脱硫后的天然气进行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脱硫单元、第二脱硫单元和第三脱硫单元中的反应物均不同;所述第一脱硫单元中的反应物为蒙脱石;所述第二脱硫单元中的反应物为活性炭;所述第三脱硫单元中的反应物为干燥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流量阀和第二流量阀结构相同,可以控制气体的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太昌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泸州太昌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60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