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抗敌方热红外光学精确侦查的武器专用主动型伪装罩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36581.6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1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罗舒;温倩;张伟;马杨;张健;康小军;冉嘉;曹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舒;温倩;张伟;马杨;张健;康小军;冉嘉;曹义文 |
主分类号: | F41H3/00 | 分类号: | F41H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52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抗 敌方 红外 光学 精确 侦查 武器 专用 主动 伪装 | ||
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对抗敌方热红外光学精确侦查的武器专用主动型伪装罩,包括开关电源U1,DC‑DC芯片U2和U3,温度采集器U4,达林顿晶体管阵列U5‑U7,485信号转换芯片U8,主控芯片U9,光耦U10‑U15,步进电机控制器U16和U17,温度探头PT100,珀尔帖半导体(1),光学温度计U18,步进电机Mx和My,本专利核心技术是:光学温度计对周围环境进行扫描,得出热红外点云特征,依据特征,珀尔帖半导体的上表面加热或制冷,迅速模拟周围热红外图像,模拟逼真度特别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热红外光学领域,具体是对抗敌方热红外光学精确侦查的武器专用主动型伪装罩。
背景技术
热红外线是在红光以外,具有热效应,波长在 1 微米到 1000 微米的电磁波,热红外技术在现代军事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红外探测器利用目标自身产生的红外辐射来完成识别、跟踪、制导和攻击任务的。
许多军事目标,特别是拥有大功率动力源的目标,如坦克、军舰和导弹装载车等,运动时会产生强烈的热红外辐射,红外探测器的使用使武器的伪装变得越来越困难,特别是红外前视系统、红外传感系统、被动式红外热成像仪的相继使用,各种军事目标的生存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发展新型的热红外隐身伪装技术和材料就成为当务之急。
热红外光学精确侦查主要有卫星侦查,常规飞机侦查和气球侦查,无人机侦查。
卫星侦查现状:在 1999 年 3 月至 5 月的“科索沃战争”中,北约用50 多颗侦察卫星,对“南联盟”进行日夜侦察,为其空袭的成功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其中光电成像卫星的分辨率最高可达到 0.1mrd,可以对装甲车辆、弹道导弹和坦克等具有明显热红外特征的军事目标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的侦查,从而准确判断出敌方的军事部署,争取战争的主动权。目前最先进的光学成像卫星是美国的“KH”系列卫星,“KH”系列卫星装备了热红外成像仪,具有寿命长、机动能力强、地面分辨率高达0.1米、实时传输图像等特点。台湾当局也曾购买美国商业遥感卫星拍摄我东南沿海的军事设施获取情报,台湾后来又通过美国发射了其自行研制的“华卫2号”侦察卫星,分辨率达到2米(黑白)、8米(彩色),该卫星每天可两次经过大陆上空进行侦察照相,对我导弹阵地、机场、港口等重要军事设施的伪装防护和部队的隐蔽行动造成很大威胁。
常规飞机侦查和气球侦查现状:前期航空侦察主要采用高空有人侦察机或者气球来进行,但由于防空导弹的大量部署以及空间卫星侦察的发展,高空侦察的作用逐渐减弱。现在随着无人机和侦察直升机等航空侦察平台的迅速发展,伪装技术和装备受到来自中低空侦察的威胁越来越严峻。
无人机侦查现状:无人机具有体积小、雷达反射截面小、造价低和不必考虑人员安全等特点,大有取代有人驾驶侦察飞机的趋势。
“先驱”无人机的红外装置采用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美国国防部空中侦察处用高质量的锑化铟阵列对其进行改进,希望用这种红外传感器来发现地雷造成的地面十分之几摄氏度的微小温差,完成地雷探测。
“捕食者”无人机图采用的是威斯汀豪斯公司的小型前视红外传感器和两个索尼公司的昼用摄像机,“捕食者”还计划安装新型的超光谱相机,将可见光和近红外分别成像然后再合成,具有极强的识假辨真能力。
伪装罩是指军事上利用隐形遮盖物来遮盖枪支、坦克、装甲车等军事武器或军事目标以降低目标的可探测性。随着光学侦察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伪装罩的红外特征信号固定,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伪装器材的特征信号不能与目标匹配,目标很容易暴露。
目前伪装罩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普通红外及雷达方面,大部分是被动型伪装罩,对抗敌方热红外光学精确侦查的武器专用主动型伪装罩暂时未检索到,对伪装罩表面进行温度控制是实现主动伪装的关键。
国内论文方面:
王祥.《基于国产自主卫星的海表温度红外遥感机理与算法研究》.大连海事大学.20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舒;温倩;张伟;马杨;张健;康小军;冉嘉;曹义文,未经罗舒;温倩;张伟;马杨;张健;康小军;冉嘉;曹义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65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症患者护理用喂药器
- 下一篇:一种桥钢柱的连接固定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