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柔性吸波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37227.5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2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袁兴平;杨爽;王建斌;刘慧远;李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铂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8 | 分类号: | B32B15/08;B32B27/06;B32B27/36;B32B3/04;B32B33/00;H05K9/00 |
代理公司: | 32276 苏州根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项丽 |
地址: | 215411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基材 电磁波吸收层 吸波片 软磁合金材料 液态金属 渗透层 机械性能 电磁波吸收性能 聚二甲基硅氧烷 本实用新型 反复弯曲 依次层叠 折叠 相向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性能柔性吸波片,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电磁波吸收层和支撑基材,所述电磁波吸收层为软磁合金材料层,所述支撑基材的材质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支撑基材中与所述电磁波吸收层相向的一侧形成液态金属渗透层。这样利用软磁合金材料层和液态金属渗透层的配合提高了吸波片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并且支撑基材有效提高吸波片的机械性能,可经反复弯曲折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波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吸波片,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柔性吸波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得以普及,其中柔性结构设计的电子产品逐渐成为潮流,例如:智能穿戴设备、柔性屏和折叠屏手机等电子设备。但这些电子设备,都会在不经意中产生一些电磁辐射。电子部件在工作中释放电磁波,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同时,也会影响到周围电子器件的正常工作。因此对于如何解决电子设备中电磁辐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传统上屏蔽电磁辐射的方法是通过添加金属屏蔽罩,但这种屏蔽罩由金属外壳组成,所以不适用于柔性的结构设计。现有专利CN 107979964A和CN108084906A均提到了一种电磁波吸收片,其采用电磁波吸收剂和高分子树脂复合制成,使用时配合双面胶贴合至所需部件,利用电磁波吸收材料具有吸收入射电磁并使其衰减的功能,来将电磁波转化为热能或者其它形式的能力,因此具有一定的电磁波吸收效果。但单纯吸波片设计难以获得足够的电磁波吸收性能。专利CN103959927A提供了一种复合电磁波吸收片,其采用电磁波吸收层及金属层的双层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但由于金属层的设计,会影响产品的柔韧性和机械性能,反复折叠弯曲后,其性能会受到影响,在折叠屏和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应用会有所局限。日本特开2010-153542号公开了一种电磁波噪声抑制片,其具有涂覆磁性材料的磁性层和涂覆导电材料的导电层,相较于传统的吸波片设计,电磁波吸收性能得到提高。但其中导电层含有铜、金、铝等固体导电材料和高分子聚合物,由于二者的弹性模量不匹配,在弯曲折叠过程中其导电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同时基于固体填料的滑动,会使产品的抗疲劳性能下降,长时间多次反复弯曲弯折后可能会加速产品的老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性能柔性吸波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柔性吸波片,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电磁波吸收层和支撑基材,所述电磁波吸收层为软磁合金材料层,所述支撑基材的材质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支撑基材中与所述电磁波吸收层相向的一侧形成液态金属渗透层。
优化地,所述液态金属渗透层的厚度为0.01-0.1mm。
优化地,所述电磁波吸收层的厚度为0.01~0.1mm。
优化地,所述电磁波吸收层的表面具有包覆所述软磁合金材料层的高分子树脂层。
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树脂层的材质为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树脂或酚醛树脂。
优化地,所述液态金属为液态金属21或Galinstan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高性能柔性吸波片,通过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材质的支撑基材并且其与电磁波吸收层相向的一侧形成液态金属渗透层,这样利用软磁合金材料层和液态金属渗透层的配合提高了吸波片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并且支撑基材有效提高吸波片的机械性能,可经反复弯曲折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性能柔性吸波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性能柔性吸波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铂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铂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72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