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适形性距骨上端仿生耐固接距骨替换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38350.9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1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清;李川;李军;卜鹏飞;徐昕明;董自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42 | 分类号: | A61F2/42;A61F2/30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姜开远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适形性距骨 上端 仿生 耐固接距骨 替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适形性距骨上端仿生耐固接距骨替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距骨替换件之外表面为距骨关节面1,内表面为距骨结合面2,所述的距骨关节面1系按人体生物力学设计之弧形面,所述的距骨结合面2设置有与距骨截骨面结合的联接结构,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基板、倾斜固定棒3和固定翼4。本实用新型基于人体生物力学原理,开发的距骨上端距骨替换件与关节或仿生配合关节的适形性更好,距骨结合面与断骨面结合更牢固。本实用新型更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结构,机械配合性好,成本低廉,临床适用性好,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安全试用期大为延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结构、操作简便的高适形性距骨上端仿生耐固接距骨替换件。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产与生活过程,难免会受到意外造成骨折伤害。比如崴脚,或者因崴脚造成的胫骨及距骨骨折就很常见。单纯性骨折比较好处理,复位固定即可。但是,若关节部位骨折造成的骨关节端面缺损,用常规手段或器具是难以实现的。以胫骨下端面及距骨间关节缺损,用现有技术的可替换假体进行修复,不仅初始稳定性不好,而且长期骨生长也不好,长期稳定性也不好。尤其,需要替换关节的情形,用现有技术人工关节与距骨端部假体一同替换,则前述弊端更加凸显出来。究其原因在于假体关节面的适形性差,距骨结合面的连接结构不合理,导致上述不良效果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人以为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开发更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结构,机械配合性好,成本低廉,适形性好且耐固接的距骨上端距骨替换件,代替现有技术之假体,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的有效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结构,机械配合性好,成本低廉的高适形性距骨上端仿生耐固接距骨替换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距骨替换件之外表面为距骨关节面,内表面为距骨结合面,所述的距骨关节面系按人体生物力学设计之弧形面,所述的距骨结合面设置有与距骨截骨面结合的联接结构,包括基板、倾斜固定棒和固定翼。
本实用新型基于人体生物力学原理,开发的距骨上端距骨替换件与关节或仿生配合关节的适形性更好,距骨结合面与断骨面结合更牢固。本实用新型更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结构,机械配合性好,成本低廉,临床适用性好,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安全试用期大为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之仰视图;
图3为图1之俯视图;
图中标号:1~距骨替换件,2~距骨关节面,3~倾斜固定棒,4~固定翼,5~V形圆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适形性距骨上端仿生耐固接距骨替换件,所述的距骨替换件之外表面为距骨关节面1,内表面为距骨结合面2,所述的距骨关节面1系按人体生物力学设计之弧形面,所述的距骨结合面2设置有与距骨截骨面结合的联接结构,包括基板、倾斜固定棒3和固定翼4。
所述的距骨关节面1之弧形面为前后呈弧形面,且前后之纵向设置“V”形圆弧槽5,与胫骨-距骨间仿生配合关节之“V”形鳍相匹配。
所述的距骨关节面1之“V”形圆弧槽5两侧分别设置双曲弧形面,即整体呈纵向圆弧形,横向也呈外展的圆弧形。
所述的“V”形槽5纵向也呈弧形,其弧顶朝上,其圆弧半径为100~300mm。
所述的“V”形槽5横向呈弧形,且弧顶朝向外侧,弧顶之圆弧半径为20~70mm;所述的“V”形圆弧槽之展翼呈内侧向外侧弯曲的曲线,曲率半径为20~5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83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