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压缩塑料瓶的送料装置及垃圾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0350.2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2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梁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游艺云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郭佳利;彭诗萍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压缩 塑料瓶 装置 垃圾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压缩塑料瓶的送料装置,包括传送机构、支撑架、挤压机构,支撑架具有容纳腔,传送机构设于容纳腔的底部,并用于传输塑料瓶;挤压机构包括支撑板、动力机构、升降板,支撑板固定于支撑架的顶部,支撑板开设有通孔;动力机构设于容纳腔的上方,且动力机构的输出端与升降板固定连接,并用于驱动升降板作升降运动;升降板设有破壁针,破壁针的一端穿过通孔,并伸入容纳腔内,破壁针用于扎穿塑料瓶。通过破壁针将塑料瓶扎破,以避免塑料瓶密闭,从而便于塑料瓶的压缩,进而使得垃圾箱能够承载更多的塑料瓶。通过通孔供破壁针穿入、穿出容纳腔,从而保证塑料瓶与破壁针正常分离。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垃圾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压缩塑料瓶的送料装置及垃圾箱。
背景技术
分类垃圾箱已经逐渐在各地区普及,如专门投放纸屑、金属、塑料的垃圾箱已经逐渐普及开来,相对应地,垃圾箱的体积越大,这垃圾箱所能装载的垃圾越多,但是,垃圾箱的体积越大则占地面积越大,特别是专门回收塑料瓶的垃圾,由于塑料瓶体积较大,相对应导致垃圾箱所能承载的垃圾数量越少,因此,塑料类垃圾箱所能承载的垃圾量与其占地面积之间存在着矛盾关系。
综上所述,如何在减小垃圾箱体积的基础上使垃圾箱能够承载大量的塑料瓶是目前的技术痛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压缩塑料瓶的送料装置,其能够在减小垃圾箱体积的基础上,使垃圾箱能够承载大量的塑料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垃圾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于压缩塑料瓶的送料装置,包括传送机构、支撑架、挤压机构,所述支撑架具有容纳腔,所述传送机构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并用于传输塑料瓶;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支撑板、动力机构、升降板,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所述支撑板开设有通孔;所述动力机构设于所述容纳腔的上方,且所述动力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作升降运动;所述升降板设有破壁针,所述破壁针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破壁针用于扎穿塑料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左肋板、右肋板,所述左肋板与所述右肋板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且所述左肋板的顶部与所述右肋板的顶部间隔形成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用于供破壁针的一端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左肋板的底部与所述右肋板的底板相互倾斜靠近设置,并使所述左肋板的底部与所述右肋板的底部形成限位槽,所述传送机构位于所述限位槽内,并沿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机构为传送带或滚筒输送机。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为气缸,所述传送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升降板之间,所述动力机构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支撑板,所述动力机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
进一步地,所述破壁针设有若干,若干所述破壁针沿所述传送机构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通孔的数量与所述破壁针的数量一致,若干所述通孔与若干所述破壁针一一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垃圾箱,包括所述的一种便于压缩塑料瓶的送料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机构、支撑架、挤压机构均设于所述垃圾箱内,所述垃圾箱开设有投放口,所述投放口用于供塑料瓶投放入所述容纳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压缩塑料瓶的送料装置通过破壁针将塑料瓶扎破,以避免塑料瓶密闭,从而便于塑料瓶的压缩,进而使得垃圾箱能够承载更多的塑料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游艺云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游艺云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03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塑料瓶回收的送料装置
- 下一篇:轮毂及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