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低速机油底壳强化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0713.2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8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贵新;马金凤;李晓波;杨瑞;于子宁;苏衍畔;吴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F01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底壳 冷却水管路 滑油 外壁 冷却 本实用新型 底面内壁 环形肋片 冷却水管 强化冷却装置 冷却水出口 冷却水进口 底板凹槽 机油底壳 冷却方式 强化换热 水冷管道 增加设备 进油口 排油口 上端 外部 涡轮 船用 导流 换热 上层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船用低速机油底壳强化冷却装置,包括油底壳,油底壳上端的外壁上设置进油口,油底壳下端的外壁上设置排油口,油底壳里设置冷却水管路,冷却水管路的冷却水进口位于油底壳一侧的外部,冷却水管路的冷却水出口位于油底壳另一侧的外部,冷却水管路位于油底壳的底面内壁上,冷却水管的外壁上设置冷却水管环形肋片,油底壳的底面内壁设置强化换热凹槽。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涡轮避免了现有的冷却方式中热滑油在上层得不到冷却,而温度较低的滑油在底部反而被冷却的现状。在水冷管道外面设置了环形肋片,在有限的空间里没有增加设备,有效的增强了换热。油底壳底板凹槽布置,使油底壳底部的滑油能被周围的空气进行冷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船用柴油机,具体地说是柴油机油底壳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内燃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动力机械,在工业生产及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其中,柴油机是内燃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交通运输工具、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的动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油底壳的功用在于,封闭的曲轴箱能够防止其他杂质的进入,并收集和贮存由柴油机各运动副之间流回的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变性。
随着发动机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热负荷越来越高,极易导致润滑油油温过高从而影响发动机润滑效果,甚至导致润滑失效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型和可靠性等。
在柴油机的油底壳中,热滑油由于温度升高密度减小,集中在上层,而冷油在下层,现有的柴油机油底壳的冷却装置只集中于在柴油机油底壳的下部进行冷却,使得油底壳中的润滑油得不到有效的冷却。由于润滑油温度过高所带来的隐患依然存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通用性强、冷却效果显著的船用低速机油底壳强化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船用低速机油底壳强化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油底壳,油底壳上端的外壁上设置进油口,油底壳下端的外壁上设置排油口,油底壳里设置冷却水管路,冷却水管路的冷却水进口位于油底壳一侧的外部,冷却水管路的冷却水出口位于油底壳另一侧的外部,冷却水管路位于油底壳的底面内壁上,冷却水管的外壁上设置冷却水管环形肋片,油底壳的底面内壁设置强化换热凹槽。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
1、油底壳内部的底部设置将上层滑油导入油底壳下部并将下层滑油送至上部的导流涡轮。
2、油底壳的上部分沿自身纵向方向上设置防风浪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新增导流涡轮,使得热滑油能够得到有效的冷却。避免了现有的冷却方式中热滑油在上层得不到冷却,而温度较低的滑油在底部反而被冷却的现状。
2、在水冷管道外面设置了环形肋片,在有限的空间里没有增加设备,有效的增强了换热。
3、油底壳底板凹槽布置,使油底壳底部的滑油能被周围的空气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环形肋片和换热凹槽示意图;
图2为加了导流涡轮的油底壳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3,本实用新型船用低速机油底壳强化冷却装置,主要包括:进油口1、排油口2、冷却水进口3、冷却水出口4、防浪环槽5、油底壳加强筋6、油底壳螺栓孔7、导流涡轮8、强化换热凹槽9、冷却水管环形肋片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07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