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弧形阶梯式索塔横梁侧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2542.7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7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谢朋林;高璞;赵文磊;高杰;黎人亮;陈诗祥;李明;刘传东;彭浩;耿文斌;张敏月;赵云雷;张文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0017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弧形 阶梯 式索塔 横梁 模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弧形阶梯式索塔横梁侧模板,包括若干平面模板,相邻的两个平面模板之间均设有弧面钢模板,平面模板和弧面钢模板顶部共同固连有上连接角钢,平面模板和弧面钢模板底部共同固连有下连接角钢,平面模板上固设有用于增加刚度的平面加强肋,平面模板贯穿设有对拉杆,对拉杆端部固连有背楞结构,弧面钢模板上固设有弧面加强肋,弧面钢模板与相邻的下级平面模板之间设有支撑架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弧形阶梯式索塔横梁的浇筑难题,实现良好的浇筑质量;支撑架结构能够承受弧形阶梯式横梁变宽度处的混凝土荷载,避免了在变宽度处重新搭设支撑结构,施工简便,经济性更好;降低了空中作业量,降低了高空作业风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跨度桥梁索塔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弧形阶梯式索塔横梁侧模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跨度桥梁的建设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无论从桥梁跨径、数量以及结构形式,我国桥梁建造水平均已步入世界前列。桥梁在满足力学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逐步向异形、美学与力学结合方向发展,给桥梁施工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悬索/斜拉桥上横梁已从简单的平面“一”字形,发展为阶梯式“一”字形;从平面弧形,发展为变宽阶梯式弧形。
现浇混凝土结构,一般底模板由支架承担竖向荷载,侧模板采用对拉杆承担水平荷载。对于弧形阶梯式索塔上横梁而言,纵桥向横梁下窄上宽,从下向上阶梯式变宽,这样就出现多个底面;横桥向横梁表现为弧形,横梁在弧线处阶梯变高。对于大型悬索桥,上横梁跨度能达到30多米,多采用安全性高的型钢组合支架作为承重结构。而对于索塔倒阶梯式弧形上横梁来说,由于存在几个不同高度的底面,如设计不同矢跨比的型钢支架不仅费工费力,经济性差,操作起来也极其困难。至今尚无快捷简便且省时省力的施工方法解决弧形阶梯式上横梁浇筑施工,很难保证上横梁的施工质量、效果与设计意图相一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弧形阶梯式索塔横梁侧模板。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弧形阶梯式索塔横梁侧模板,包括若干平面模板,平面模板的数量与弧形阶梯式索塔横梁对应的阶梯级数相同,平面模板分别与对应的弧形阶梯式索塔横梁的若干个弧形阶梯形状相同,全部平面模板均竖直且互相平行设置,相邻的两个平面模板所在平面间隔有一个台阶的距离设置,相邻的两个平面模板之间均设有弧面钢模板,弧面钢模板分别与两侧平面模板固定连接,平面模板与弧面钢模板共同构成若干弧形阶梯状,
平面模板和弧面钢模板顶部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所在水平面高于混凝土浇筑面,平面模板和弧面钢模板顶部共同固连有上连接角钢,平面模板和弧面钢模板底部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共同固连有下连接角钢,上连接角钢和下连接角钢上均设有便于相邻节段模板连接的螺孔,
平面模板上固设有用于增加刚度的平面加强肋,平面模板上设有若干通孔且通孔内贯穿设有对拉杆,对拉杆贯穿弧形阶梯式索塔横梁内腔设置且两端从两侧平面模板上的通孔穿出,对拉杆端部固连有背楞结构,对拉杆的端部通过背楞结构与平面模板进行限位,背楞结构与平面加强肋贴合设置,
弧面钢模板上固设有用于增加刚度的弧面加强肋,弧面钢模板与相邻的下级平面模板之间均设有用于增加刚度的支撑架结构。
进一步的,平面模板与弧面钢模板均为垂直相交,平面模板的数量为三块,分别为第一阶平面钢模板、第二阶平面钢模板、第三阶平面钢模板;弧面钢模板的数量为两块,分别为第一阶弧面钢模板、第二阶弧面钢模板。
进一步的,平面加强肋包括交错设置的平面纵肋和平面横肋,平面纵肋竖直设置,平面横肋水平设置且位于平面纵肋之间;弧面加强肋包括交错设置的弧面纵肋和弧面横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25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锁反锁旋钮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的电池包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