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产科用助产钳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2643.4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8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陈安伏;王子莲;徐芸;江颖;林穗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44 | 分类号: | A61B17/44;A61L31/10;A61L31/08;A61L3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伟斌 |
地址: | 51008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科 助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产科用助产钳,包括钳体、设于钳体前端且用于包合胎头的钳叶及设于钳体后端的钳柄,所述钳叶内侧表面设有聚二甲基硅氧烷/亲水二氧化硅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制成的覆膜层。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因产钳夹持力度控制不佳或拉力过大而导致的胎头滑脱,以及减少因夹持力度过大所致的胎头受压损伤等问题,且所述产科用助产钳的具有适度顺应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卫生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产科用助产钳。
背景技术
产钳是一种在第二产程中使用、可协助胎头尽快娩出的阴道助产器械。最早由Chamberlen家族发明,经过4个多世纪的演变,目前运用于临床的多为simpson产钳及kielland旋转产钳。我国2006-2010年调查显示阴道助产率的平均水平仅为0.6%~0.8%,其中产钳助产占61.6%(周玉博,李宏田,朱丽萍,et al.1993至2010年中国部分地区阴道助产分娩率变化趋势[J].中华医学杂志,2014(45):3599-3602);而2010年欧洲部分地区阴道助产率从0.5%至16.4%不等,平均可达7.5%(Macfarlane A J,Blondel B,Mohangoo AD,et al.Wide differences in mode of delivery within Europe:risk-stratifiedanalyses of aggregated routine data from the Euro-Peristat study[J].Bjog A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Gynaecology,2016,123(13):2231)。尽管目前我国阴道助产率较低,但随着降低剖宫产率的意识深化及二胎政策的开放,产钳助产作为一种有效的助产方式,将会被日益重视。
产钳助产术是产科常用于解决难产的手术。运用产钳,能够明显缩短孕妇在自然分娩时第二产程的时限,以保证胎儿顺利出生。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已预先涂上润滑剂的产钳的两片钳叶分别放置在胎头两侧的耳廓下缘,随后扣合钳柄,使两钳叶完全包合胎头,配合宫缩以适当的拉力牵引产钳,从而协助胎头娩出。但由于产钳本身的特性及其使用难度大,操作不当时常常会引起产妇出现宫颈裂伤、软产道血肿、会阴裂伤、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其中会阴裂伤与自然分娩相比发生率可增加6倍(Gurol-Urganci I,CromwellD,Edozien L,et al.Third-and fourth-degree perineal tears among primiparouswomen in England between 2000and 2012:time trends and risk factors[J].BJOG:A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Gynaecology,2013,120(12))。同时,运用产钳助产娩出的新生儿出现面部皮肤擦伤及压痕、头皮水肿、头皮血肿等并发症的可能性更大,严重时可引起颅骨骨折、眼眶骨折、面神经损伤甚至是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因此,产钳助产术往往需要助产医生具有丰富的经验,掌握好产钳夹持位置,尤其在拖拽胎头时要注意控制夹持力度的大小。夹持力度过大容易对胎儿头部造成压迫性的损伤,夹持力度过小助产钳容易滑脱,难度较大。
现有的助产钳的钳体均由金属材料制成,弹性差、硬度大,钳叶表面光滑,受力点在胎儿头面部。其不足是:由于钳叶表面光滑,使用者夹持力度过小容易导致胎头滑脱,影响手术的进程。多数情况下使用者为防止胎头滑脱,往往在外拉钳柄的同时双手不自觉向内施力,使得助产钳夹持力度过大使胎儿头面部承受多余的压力,容易造成胎儿眼睛、鼻子、耳朵或面部皮肤等受力点损伤,出现头皮淤血、水肿、血肿,严重者甚至引起颅骨骨折、头部严重变形等危及胎儿生长发育的并发症。即便是夹持力度控制适当,使用助产钳过程中也容易发生因拉力过大而导致的胎头滑脱,严重影响产程进展。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26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管道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冲洗分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