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增氧观赏鱼缸自增氧水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3125.4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3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孟世炜;孟秋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世炜;孟秋羽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65107 乌鲁木齐新科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烨 |
地址: | 843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氧 副出水管 过滤盒 主出水管 出水口 下端口 本实用新型 鱼缸 出水腔 复合管 进水腔 滤水腔 出水 进水口连接 锯齿形缺口 观赏鱼缸 盒体底面 横向插板 降低噪音 水过滤器 长边壁 出水管 进水口 喇叭口 外圆周 插板 插槽 滤材 下端 水泵 伸出 分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增氧观赏鱼缸自增氧水过滤器,过滤盒底面上设置着进水口和出水口,过滤盒两侧的长边壁上设置着的插槽中安装着横向插板,将过滤盒分割成进水腔、滤水腔和增氧出水腔,插板的下端设置着锯齿形缺口,滤水腔内安装着滤材,增氧出水腔内的出水口上设置着增氧出水复合管,其结构为主出水管的外圆周上设置着副出水管,主出水管比副出水管低1‑3mm,副出水管比过滤盒低6‑10mm,增氧出水复合管从盒体底面伸出与鱼缸相连接,主出水管的下端口长出副出水管的下端口,主出水管的下端口上设置着喇叭口,进水腔的进水口连接着水泵的出水口。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不需要额外的动力,可以自动对鱼缸内的水进行增氧,降低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观赏鱼缸水过滤器,特别是一种自增氧观赏鱼缸自增氧水过滤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鱼缸过滤器只是单纯的对水进行过滤,因为出水口太低,水很快从底部流走,造成滤材不能完全侵泡在水中,对鱼缸水的过滤影响差,不利于硝化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经常进行换水,很麻烦,而且水泵增氧的噪音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增氧观赏鱼缸自增氧水过滤器,其结构合理,不需要额外的动力,利用水面落差,利用虹吸原理将空气带入鱼缸内的水中,可以自动对鱼缸内的水进行增氧,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增氧观赏鱼缸自增氧水过滤器,包括在鱼缸的上部设置着过滤器,上口敞开的长方形过滤盒其底面上设置着进水口和出水口,在过滤盒两侧的长边壁上均布设置着对称直立的插槽中分别配合安装着板面均布通孔的横向插板,将过滤盒分割成进水腔、滤水腔和增氧出水腔,在插板的下端设置着锯齿形缺口,在滤水腔内安装着滤材,在增氧出水腔内的出水口上设置着增氧出水复合管,其结构为在直立的主出水管的外圆周上均布设置着直立的副出水管,其中主出水管的上口比副出水管的上口低1-3mm,副出水管的上口比过滤盒的上口低6-10mm,增氧出水复合管的下部出水口从盒体底面伸出与鱼缸相连接,其中主出水管的下端口长出副出水管的下端口,在主出水管的下端口上设置着喇叭口,在进水腔的进水口上通过波纹软管连接着水泵的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高出水口的高度,通过挡板上的孔洞对水进行分流,使过滤器内部的滤材完全侵泡在水中,并且能够自动对鱼缸内的水进行增氧,不需要额外的动力,利用过滤器内水面和鱼缸内水面的落差,利用虹吸原理将空气带入鱼缸内的水中,不但能够增氧,还能够降低噪音。
在过滤器两个长面开有多个插槽,插槽上插有多个插板,插板上面上、中、下均匀开孔,使水能够均匀流过过滤器内部的滤材,并且插板上边低于过滤器的上周边5mm。过滤器的出水口低于过滤器的顶边10mm,过滤器的出水口由多个细小的圆管子围成一个圆圈,小圆管子中间是一个大的六边形溢流管,共同组成一个多孔的出水口,为了节约空间,细小的圆管子和溢流管也可以设计成六边形的,这个出水口的上端呈圆弧状凹陷,在过滤器内水面和鱼缸内水面的落差,利用虹吸原理将空气带入鱼缸内的水中,达到增氧的作用,水泵出水口与过滤器盒进水口采用波纹软管连接,可以有效降低噪音,在水泵叶轮的上方有一个小的分流孔,加速水的流动交换,给水泵磁芯持续降温,使水泵经久耐用水泵底部进水口镶嵌一个吸盘,可保持水泵的稳定性和降噪。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不需要额外的动力,利用水面落差,利用虹吸原理将空气带入鱼缸内的水中,自动对鱼缸内的水进行增氧,降低了噪音。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过滤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挡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自增氧观赏鱼缸自增氧水过滤器,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在鱼缸的上部设置着过滤器,上口敞开的长方形过滤盒1其底面上设置着进水口3和出水口,在过滤盒1两侧的长边壁上均布设置着对称直立的插槽14中分别配合安装着板面均布通孔15的横向插板2,将过滤盒1分割成进水腔、滤水腔和增氧出水腔,在插板2的下端设置着锯齿形缺口,在滤水腔内安装着滤材,在增氧出水腔内的出水口上设置着增氧出水复合管,其结构为在直立的主出水管5的外圆周上均布设置着直立的副出水管4,其中主出水管5的上口比副出水管4的上口低1-3mm,副出水管4的上口比过滤盒1的上口低6-10mm,增氧出水复合管的下部出水口从盒体底面伸出与鱼缸相连接,其中主出水管5的下端口长出副出水管4的下端口,在主出水管5的下端口上设置着喇叭口6,在进水腔的进水口3上通过波纹软管11连接着水泵10的出水口。在过滤盒1进水腔底部的背面设置着横向卡槽7,在水泵10壳体上设置着纵向卡槽9上端具有横向卡边,下端具有纵向卡边的十字连接件8与过滤盒的横向卡槽和水泵壳体的纵向卡槽相配合,将水泵10连接在过滤盒1的底部,使水泵出水口进行前后左右调节。十字连接件8的形状为工字型件扭转90°,形成上端具有横向卡边,下端具有纵向卡边,十字连接件8的中间部分为橡胶连接件。在水泵的进水口罩13的底部设置着吸盘12,吸盘12吸合在鱼缸的底面上。在水泵叶轮上方的蜗壳上设置着分流孔,分流孔的孔径为1.5mm。主出水管5的管径为10-15mm,副出水管4的管径为3mm。增氧出水复合管的进水端面呈下凹的圆弧面。主出水管5的下端口比副出水管4的下端口长20mm。过滤盒1底面上设置的出水口的数量为1-3只。插板2的上边比过滤盒1的上口低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世炜;孟秋羽,未经孟世炜;孟秋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31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式投料增氧组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水产养殖供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