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3D打印的实验小鼠胸部、腹部和背部创面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3259.6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4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余州;王彤;苏映军;宋雅娟;马显杰;彭湃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州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61232 西安尚睿致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凯英 |
地址: |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筒 实验小鼠 打印 腹部 躯干 胸部 本实用新型 创面保护 可拆卸连接 脊柱固定 网状开孔 向后弯曲 容纳腔 创面 椭圆 侧壁 后锥 前锥 筒体 小鼠 柱状 脊柱 老鼠 | ||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实验小鼠胸部、腹部和背部创面保护装置,该装置根据小鼠体型设计,以低密度树脂材料,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而成,其特征在于:
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组成的椭圆状筒体,其内部形成容纳腔可固定小鼠的躯干和脊柱;
所述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前锥台和后锥台,前锥台和后锥台的直径均小于上固定筒或下固定筒的中部的直径;
所述后锥台的直径大于前锥台的直径;
所述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为3D打印而成,其侧壁上设有网状开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实验小鼠胸部、腹部和背部创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固定筒靠近所述后锥台的位置设有一矩形缺口,用于供实验鼠类的生殖器外露和排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实验小鼠胸部、腹部和背部创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固定筒包括半椭圆状筒体和分别设于两侧锥台处的前护板和后护板;
所述前护板和后护板均为扇形,所述前护板的宽度直径小于后护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实验小鼠胸部、腹部和背部创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的两侧均设有对应设置的耳部,所述耳部上开设有开孔;
二者扣合后,通过一螺栓将上下叠放的耳部穿过即可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实验小鼠胸部、腹部和背部创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上的耳部分别为四个,其均匀分布于圆筒的四个角上且向外凸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实验小鼠胸部、腹部和背部创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固定筒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卡座,所述下固定筒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卡座配合使用的卡块;
所述卡座和卡块为矩形,所述卡座的正面上开设有一开槽,所述卡块的背面上设有与所述开槽相互卡持的凸块。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实验小鼠胸部、腹部和背部创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的一端通过合页轴活动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扣扣合。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实验小鼠胸部、腹部和背部创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的长度为35.01mm;
所述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的中部圆筒处的直径为17.19mm;
所述后锥台的直径为19.28mm;
所述前锥台的直径为18.47mm;
所述矩形缺口的尺寸为13.61*4.8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实验小鼠胸部、腹部和背部创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减压垫,其贴附在所述上固定筒或下固定筒的对应小鼠的创面处;
所述减压垫为海绵或创面保护用油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州,未经余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32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节式大鼠实验用固定器
- 下一篇:大鼠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