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示屏增光膜生产用静电消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5022.1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4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忠延;唐军;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领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F3/06 | 分类号: | H05F3/06 |
代理公司: | 11574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丁清鹏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棒 本实用新型 电源产生器 静电消除器 鼓风风扇 连接机构 风扇孔 固定杆 壳壁 开口 表面吸附 高压连接 环形套圈 静电消除 绝缘座 线对称 增光膜 齿轮 拆卸 齿条 杆壁 相向 转杆 显示屏 收入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消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显示屏增光膜生产用静电消除器,包括一侧开口的机壳,所述机壳远离其开口的壳壁上开设有风扇孔,所述风扇孔内安装有鼓风风扇,所述机壳内相向的壳壁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靠近鼓风风扇的杆壁上安装有电源产生器,所述电源产生器通过两条高压连接线对称连接有静电棒,所述机壳内通过连接机构与静电棒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杆、齿轮、保护套、绝缘座、齿条和环形套圈。本实用新型使得静电棒在每次使用完收入保护套的时候就被清理,便于使用者定期对静电棒表面吸附的灰尘进行清理,避免将静电棒拆卸下来清理,便于静电消除器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消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增光膜生产用静电消除器。
背景技术
在显示屏增光膜生产时,静电往往会由于接触和摩擦等原因形成于增光膜的表面上,而形成的静电会对灰尘等细小颗粒产生吸引力,使其吸附于增光膜的表面,对其产生污染。客户在试用时会产生静电吸附,不易操作。此外,当静电累计到一定量之后,便会产生静电放电,对增光膜造成损坏,因此,有必要对显示屏增光膜进行静电消除。现有的方法是使用静电消除器来消除静电。静电消除器由高压电源发生器和放电极组成,主要通过给静电棒施加高压电,使其产生电晕放电,进而让周围的空气电离,得到离子化的气体,通过风机将离子化的气体吹到电子元件表面,进而中和静电。但是,当静电棒产生电晕放电时灰尘等杂质往往会被吸引附着在静电棒上,使得消除静电的效率逐渐降低,因此,使用者需要定期将静电棒拆卸下来以清除掉上面灰尘这比较繁琐麻烦,给静电消除器的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放电针需要定期拆卸下来以清除掉上面灰尘,较为麻烦,造成静电消除器的使用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显示屏增光膜生产用静电消除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屏增光膜生产用静电消除器,包括一侧开口的机壳,所述机壳远离其开口的壳壁上开设有风扇孔,所述风扇孔内安装有鼓风风扇,所述机壳内相向的壳壁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靠近鼓风风扇的杆壁上安装有电源产生器,所述电源产生器通过两条高压连接线对称连接有静电棒,所述机壳内通过连接机构与静电棒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杆、齿轮、保护套、绝缘座、齿条和环形套圈,所述转杆的杆壁上通过两个轴承与机壳对应的壳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齿轮固定套接在转杆杆壁上,所述转杆的上端穿过轴承并向外延伸,所述保护套固定连接在固定杆上,所述保护套与静电棒滑动连接,所述静电棒靠近转杆的一端与绝缘座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座的另一端与齿条固定连接,所述齿条远离静电棒的一端穿过固定杆并向机壳内延伸,且与齿轮相啮合,所述环形套圈固定连接在保护套远离固定杆的一端,所述环形套圈套设在静电棒上。
优选的,所述保护套的内环形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向的一端穿过滑槽槽口并向保护套内延伸,且共同固定连接在绝缘座对应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风扇孔远离转杆的孔口内安装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静电棒远离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绝缘块。
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增光膜生产用静电消除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显示屏增光膜生产用静电消除器,通过设置机壳、鼓风风扇、固定杆、电源产生器、静电棒和连接机构,使得静电棒在每次使用完收入保护套的时候就被清理,便于使用者定期对静电棒表面吸附的灰尘进行清理,避免将静电棒拆卸下来清理,便于静电消除器的使用。
2、该显示屏增光膜生产用静电消除器,通过设置滑槽和滑块,避免静电棒脱离保护套和齿条与齿轮分离,具有限位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领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领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50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