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陆地流水养殖低溶氧水源无耗能增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6054.3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5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苏兴雪;石灏;胡谋;许式见;孟祥龙;夏永涛;陈新;王贤文;向希军;桂汉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衢州鲟龙水产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33234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晓阳 |
地址: | 3117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位蓄水池 增氧 储池 进水 高位蓄水池 进水闸 溢流墙 耗能 溶氧 换位 水体 本实用新型 一次性投入 水源 空气接触 流水养殖 区域环境 水流冲击 增氧过程 增氧设施 增氧效果 增氧装置 高度差 脱气 原水 破碎 地势 相通 陆地 修建 山区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陆地流水养殖低溶氧水源无耗能增氧装置,包括与同一进水预储池连接的高位蓄水池、低位蓄水池,其特征是进水预储池部位设有换位进水闸,进水预储池的底部与低位蓄水池相通;高位蓄水池和低位蓄水池之间设有溢流墙,溢流墙朝低位蓄水池一面设有若干块增氧包。充分利用山区区域环境地势,借助高度差修建增氧设施,制造水流冲击,增加水体与空气接触面积,一次性投入,能长期达到无耗能增氧的目的;增氧包的设计,大大增加水体破碎程度,经脱气、增氧过程,较好地达到增氧效果;通过换位进水闸来控制原水进入的区域,根据不同季节、水源溶氧具体情况选择是否增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鲟鱼养殖技术,尤其是一种陆地流水养殖低溶氧水源无耗能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养殖池增氧基本上是通过增氧设备实现的,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7707090U,一种水产养殖增氧机,包括保护罩、下壳体、浮力圈、连接杆、转轴、离心叶轮、插入孔、水质检测器、温度传感器、设备腔、电机安装腔、电机、控制器、电源装置和无线传输装置等。也有利用流动水自有能量适当增氧的,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7612955U,一种鳟鱼养殖增氧装置,包括鱼池、进水渠和排水渠,鱼池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有水闸装置,进水渠上设有转轮,转轮包括叶片,叶片包括连接片和勺形的盛水皿,连接片的一端连接轮盘、另一端连接盛水皿,且叶片转至最低点时,盛水皿凹进的一侧正对鱼池。前者动力增氧大多用于活水补给不足的一般水产品养殖区,面后者这种装置不仅结构复杂、增氧量不均,而且增氧作业选择也无法按实际情况控制。
鲟鱼属于冷水性鱼类,其人工养殖要求水源应无污染、水质清新、高溶氧、低水温、酸碱度适中,生长水温一般为1-30℃,最适水温为18~24℃,溶氧要求大于5mg/L,pH值在6.5到8.0之间,因此鲟鱼养殖场地一般选择在山区水库区或其下游,取水库底层冷水资源。但是底层水由于光照条件差,浮游植物及藻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很少,溶氧低,还是需要添置增氧设备或其它增氧方式来满足鲟鱼的生长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建造无耗能的增氧设施,使水库底层低氧水通过该设施后达到显著提高水体溶氧的目的,提供一种陆地流水养殖低溶氧水源无耗能增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陆地流水养殖低溶氧水源无耗能增氧装置,包括与同一进水预储池连接的高位蓄水池、低位蓄水池,其特征是所述进水预储池部位设有换位进水闸,进水预储池的底部与低位蓄水池相通;高位蓄水池和低位蓄水池之间设有溢流墙,溢流墙朝低位蓄水池一面设有若干块增氧包。
前述的陆地流水养殖低溶氧水源无耗能增氧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的换位进水闸垂直方向具有两个相互制约的进水位。
前述的陆地流水养殖低溶氧水源无耗能增氧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溢流墙的顶部设有朝低位蓄水池方向伸出的水幕檐。
前述的陆地流水养殖低溶氧水源无耗能增氧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溢流墙中设有一组备用出水口,各备用出水口设有封头开关。
前述的陆地流水养殖低溶氧水源无耗能增氧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增氧包为立方体结构,其底面位于低位蓄水池最大流量状态水面以上。
前述的陆地流水养殖低溶氧水源无耗能增氧装置中,作为优选,在所述低位蓄水池中增氧包下方设有支撑架。
前述的陆地流水养殖低溶氧水源无耗能增氧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备用出水口的最低点位于增氧包顶面以上。
前述的陆地流水养殖低溶氧水源无耗能增氧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低位蓄水池与养殖输水渠道相连。
前述的陆地流水养殖低溶氧水源无耗能增氧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进水预储池的最高储水位高于高位蓄水池的最高储水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衢州鲟龙水产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衢州鲟龙水产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60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业养殖用过滤功能的多方位供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养殖池虹吸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