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六角油管法兰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6070.2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8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董阿能;毛再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阿能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076 | 分类号: | F16D1/076;F16N1/00;F16J15/06;F02B6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于春晓 |
地址: | 315145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六角 油管 法兰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六角油管法兰接头,涉及发动机连接部件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插接在发动机部件上的插接过油部以及用于与发动机部件固定的固定连接部,所述插接过油部设置有过油道,所述固定连接部设置有内六角孔以及位于固定连接部下侧的三个螺纹固定孔,三个所述螺纹固定孔等间距分布在所述内六角孔的三个侧壁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在插接过油部插入发动机部件内后,过油道用于导流润滑油;设置在固定连接部上的六角内孔用于固定连接发动机动力轴,且通过分别位于内六角孔的三个侧壁上的三个螺纹固定孔与发动机部件连接固定后,显著提升该法兰接头与发动机部件的连接固定稳定性,避免传动中造成接头的晃动而影响到动力的稳定传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连接部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内六角油管法兰接头。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的装置,是汽车的心脏,决定着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和环保性。根据动力来源不同,汽车发动机可分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电动汽车电动机以及混合动力等。常见的汽油机和柴油机都属于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
汽车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装置称为汽车的传动系。它应保证汽车具有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所必需的牵引力、车速,以及保证牵引力与车速之间协调变化等功能,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还应保证汽车能倒车,以及左、右驱动轮能适应差速要求,并使动力传递能根据需要而平稳地结合或彻底、迅速地分离。传动系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及半轴等部分。
在发动机传动系统中,通过发动机上的驱动皮带轮带动皮带以及另一个与该皮带连接的皮带轮转动而达到传动的目的,在发动机的动力轴上需要设置限定动力轴转动的接头部件,进而达到令动力轴稳定输出动力的目的。现有的接头部件结构复杂且固定稳定性弱,进而导致接头部件体积较大并占去发动机部件较大的空间,进而影响到发动机的整体设计成本,而其固定稳定性较弱也将影响到发动机动力轴的稳定输出,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六角油管法兰接头,该内六角油管法兰接头具有连接固定稳定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六角油管法兰接头,包括插接在发动机部件上的插接过油部以及用于与发动机部件固定的固定连接部,所述插接过油部设置有过油道,所述固定连接部设置有内六角孔以及位于固定连接部下侧的三个螺纹固定孔,三个所述螺纹固定孔等间距分布在所述内六角孔的三个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接过油部插入发动机部件内后,过油道用于导流润滑油;设置在固定连接部上的六角内孔用于固定连接发动机动力轴,且通过分别位于内六角孔的三个侧壁上的三个螺纹固定孔与发动机部件连接固定后,显著提升该法兰接头与发动机部件的连接固定稳定性,避免传动中造成接头的晃动而影响到动力的稳定传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过油部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密封圈的密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槽固定密封圈,进而在插接过油部插入相应的发动机部件内后将显著提升发动机部件与插接过油部之间的密封性;与此同时,在插接过油部上设置固定密封圈的密封槽将使得通过与发动机部件和插接过油部抵接的密封圈达到提升该接头与发动机部件之间的连接固定稳定性,并在传动中有效避免造成接头的晃动而影响到动力稳定传输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过油部呈圆柱状且设置有用于与固定连接部连接并与发动机部件表面抵接的抵接底盘,所述插接过油部的底端外侧设置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过油部底端外侧的倒角起到显著降低安装固定该接头难度的作用;抵接底盘与发动机表面抵接后进一步提升插接过油部与发动机部件的连接紧密性,结构简单且连接固定的稳定效果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阿能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阿能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60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