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固体原料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7607.7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2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姚敏;匡建平;刘水刚;罗春桃;张镓铄;夏支文;张亚宁;郭中山;黄斌;杨加义;乃国星;赵元琪;景寿堂;陈鹏程;何继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神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58 | 分类号: | B65G53/58;B65G53/06 |
代理公司: | 11390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原料 加压装置 超临界二氧化碳 发料装置 超临界 出料口 入料口 供应管道 缓冲装置 输送管线 加压气 发料 贮仓 本实用新型 高压气化炉 出口连接 电力消耗 降低系统 能源化工 气化装置 物料输送 上端 下端 蒸汽 | ||
本实用新型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固体原料的系统涉及能源化工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固体原料的系统,可解决固体原料输送气化装置压力低的问题,降低系统蒸汽或电力消耗,物料输送稳定性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固体原料的系统,包括缓冲装置、贮仓、加压装置、发料装置和发料输送管线,缓冲装置上设有超临界CO2入口且在出口连接有超临界CO2供应管道,贮仓的下端出料口与加压装置的上端入料口相连通,加压装置上设有加压气入口且所述加压气入口与超临界CO2供应管道相连通,加压装置的出料口与发料装置的入料口相连通,发料装置的出料口通过发料输送管线与高压气化炉的入料口相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固体原料的系统涉及能源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固体粉料的输送。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煤炭在很长时间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化石能源。现阶段煤炭直接燃烧利用不但能量的利用率低而且对环境的污染较严重,从而促使了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的发展。煤气化技术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关键和龙头技术。目前气化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固定床、流化床和气流床气化技术。其中的气流床气化技术是因其工业规模大、粉料适应性广、高效环保等方面优势而逐渐成为主流。而国外的气流床气化技术固体粉料气化领域主要有美国AP的粉煤加压气化技术、西门子GSP气化技术、科林CCG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等;国内的气流床气化技术固体粉料气化领域主要有航天HT-L炉、神宁炉、东方炉、两段式干固体粉料加压气化炉等。但以上气化技术现阶段均使用高压CO2密相输送固体粉料,气化炉操作压力最高只能达到4.5MPa,超高压CO2输送固体粉料稳定性尚属于技术难题;而水煤浆气化技术已将气化炉操作压力做到6.5MPa直接去掉了下游系统合成气压缩机,大幅度降低了用户的生产运行费用,故固体粉料气化炉亟待解决6.5MPa运行压力的技术难题。因此,利用超临界CO2低粘度、高密度、沿程阻力小的特点可有效解决此难题,为新型气化技术固体粉料输送的必然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固体原料的系统,解决下游系统需要4.5MPa以上高压合成气的生产工艺,用以提高气化炉操作压力,以取消合成气压缩机或降低合成气压缩机投资,降低系统蒸汽或电力消耗,物料输送稳定性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固体原料的系统,包括缓冲装置、贮仓、加压装置、发料装置和发料输送管线,所述缓冲装置上设有超临界CO2入口且在出口连接有超临界CO2供应管道,贮仓的下端出料口与加压装置的上端入料口相连通,加压装置上设有加压气入口且所述加压气入口与超临界CO2供应管道相连通,所述加压装置的出料口与发料装置的入料口相连通,发料装置的出料口通过发料输送管线与高压气化炉的入料口相连通。
所述发料装置上设有稳压气入口且稳压气入口与超临界CO2供应管道相连通。
所述发料输送管线靠近发料装置出料口的一端与超临界CO2供应管道相连通。
所述缓冲装置的超临界CO2入口通入的超临界CO2温度高于31.04℃且压力高于7.38MPa。
本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超临界CO2密度接近于液体,粘度接近于气体,具有低粘度、高密度、沿程阻力小的特点输送固体粉料,确保固体粉料输送的稳定性,可解决传统二氧化碳加压密相输送固体粉料流量波动大的缺点,并解决固体原料输送气化装置压力低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气化炉操作压力至6.5Mpa左右,同时省去下游系统配置压缩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神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宁夏神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76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密封型卸灰阀
- 下一篇: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物生产用料管防积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