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优化定位封装结构的防窜动托辊轴承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8248.7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3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剑;姚成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斯诺密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02 | 分类号: | B65G39/02;B65G39/09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3384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优化 定位 封装 结构 防窜动托 辊轴 | ||
一种具有优化定位封装结构的防窜动托辊轴承座,包括:辊筒皮、托辊轴、轴承座、轴承、端盖、推力调节机构、密封机构、定位结构和封装结构,其中:托辊轴设置于辊筒皮中央,轴承座套接于辊筒皮内部,轴承座内部由内向外以托辊轴为中心依次套接轴承、密封机构、推力调节机构和端盖,定位结构设置于托辊轴及辊筒皮的内部,封装结构设置于辊筒皮的端部。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技术的结构进行改进,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能够有效避免轴承座窜动的问题,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便于装配与维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输送机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具有优化定位封装结构的防窜动托辊轴承座。
背景技术
皮带输送机应用广泛,其传送带的下方一般设有多个托辊用于支撑,传动带运转并与托辊接触摩擦,从而引起托辊转动。托辊长时间承载传送带上的携带物品,因此是皮带机中用量最大、更换频率最高的零部件。现有的托辊密封大都采用轴向非接触迷宫式密封,该结构的缺陷在于:加工装配存在误差,托辊工作过程中造成旋转环形齿;槽内的相对间隙分布不均匀;托辊相互之间产生磨损,尤其是间隙大且易进入污染物的地方,磨损更加严重;防水性能较差。为此,带式输送机托辊结构种出现了接触式唇式密封来代替迷宫式密封。唇式密封的密封条由聚氨酯材料制成,较迷宫式密封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但由于聚氨酯材料的硬度低,唇式接触密封面的摩擦系数大,唇式密封的托辊阻力较迷宫式密封大,同时耐磨性不能满足托辊的使用寿命要求。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1545478U,公开日2010-08-11,公开了一种密封托辊结构,该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托辊的密封问题。然而,在实际上线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种密封结构托辊存在轴承座易从托辊筒皮中窜出问题,从而导致装置使用寿命降低。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由于辊皮1在服役过程中与输送带摩擦而产生交变的轴向力,这种交变轴向力对轴承座3产生反复冲击作用,而辊皮1两端为直边,与该托辊轴承座3的连接方式为螺钉。由于轴向力对轴承座3反复冲击作用,导致螺钉松动而未能形成有效连接,导致轴承座易从托辊中窜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具有优化定位封装结构的防窜动托辊轴承座,能够有效防止托辊轴承座窜动,延长装置使用寿命长、便于装配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辊筒皮、托辊轴、轴承座、轴承、端盖、推力调节机构、密封机构、定位结构和封装结构,其中:托辊轴设置于辊筒皮中央,轴承座套接于辊筒皮内部,轴承座内部由内向外以托辊轴为中心依次套接轴承、密封机构、推力调节机构和端盖,定位结构设置于托辊轴及辊筒皮的内部,封装结构设置于辊筒皮的端部。
所述的定位结构为辊筒皮与轴承座的端部接触处的第一定位台阶,以及轴承与托辊轴套接处的卡簧或第二定位台阶。
所述的封装结构为辊筒皮的端部设置卷边以封装轴承座。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技术的结构进行改进,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能够有效避免轴承座窜动的问题,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便于装配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座装入辊筒皮内之前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座装入辊筒皮内之后的示意图;
图中:辊筒皮1、托辊轴2、卡簧3、定位结构4、轴承座5、轴承6、封装结构7、端盖8、推力调节机构9、密封机构10、第一定位台阶11、第二定位台阶1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斯诺密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斯诺密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82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升降装置的全站仪支架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的儿童启智辅助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