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5G用轻型高纤密度低摩擦管道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0535.1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6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琳;沈新华;赵坤祥;邱勇;杨东;刘林;夏磊;王梦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 松套管 挡水层 缆芯 阻水 本实用新型 中心加强件 外护套 光纤 金属铠装层 常规管道 穿管敷设 高效利用 管道敷设 管道空间 气吹敷设 轻型结构 施工方式 特种材料 阻水缆膏 铠装光缆 低摩擦 柔软度 纤膏 填充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5G用轻型高纤密度低摩擦管道缆,包括外护套、缆芯,所述外护套内侧设置有阻水挡水层,所述阻水挡水层内侧设置有所述缆芯,所述缆芯包括松套管、中心加强件,所述松套管内侧设置有光纤,所述光纤与所述松套管之间填充有纤膏,所述松套管与所述阻水挡水层之间设置有阻水缆膏,所述中心加强件设置在所述松套管之间中心位置。本实用新型光缆采用轻型结构,外径重量均比常规光缆小,可以高效利用管道空间;本光缆采用特种材料,可极大的降低光缆与管道及光缆与光缆之间的摩擦力,可以气吹敷设,也可以像常规管道缆一样穿管敷设,施工方式灵活,同时光缆没有金属铠装层,柔软度相较常规铠装光缆更好,更有利于管道敷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5G用轻型高纤密度低摩擦管道缆。
背景技术
目前5G技术高速发展,各大运营商也积极进行5G建设和部署。5G的BBU功能将被重构为CU和DU两个功能实体。CU与DU功能的切分以处理内容的实时性进行区分,CU设备主要包括非实时的无线高层协议栈功能,同时也支持部分核心网功能下沉和边缘应用业务的部署,而DU设备主要处理物理层功能和实时性需求的功能。CU和DU的重构,网络的传输链路将需求大量的高密度布放的光缆。
随着光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通信网络接入层面实行光进铜退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微缆是单位面积内光纤容量极高的微型结构光缆,其因尺寸小、光纤容量大而被广泛应用于管道项目建设。但在城市环境中,由于城市管道复杂,且有较多的老久破损管道,导致不能使用气吹的方式进行敷设,而微缆仅能够使用气吹进行敷设,不能进行拖拽敷设,使其在当下的城市管道环境中不适用。
随着5G时代的即将到来,城市网络仍需要进行线路扩容,但现有城市因为建设和市容要求,架空光缆基本会转入管道敷设方式,但是现有的城市管道资源有限且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在此情况下,急切需要一款能够高效利用管道资源的光缆,能够在有限的管道资源下容纳更多的光纤进行通信,以满足后期建设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5G用轻型高纤密度低摩擦管道缆。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5G用轻型高纤密度低摩擦管道缆,包括外护套、缆芯,所述外护套内侧设置有阻水挡水层,所述阻水挡水层内侧设置有所述缆芯,所述缆芯包括松套管、中心加强件,所述松套管内侧设置有光纤,所述光纤与所述松套管之间填充有纤膏,所述松套管与所述阻水挡水层之间设置有阻水缆膏,所述中心加强件设置在所述松套管之间中心位置,所述外护套内设置有外侧加强件。
进一步设置:所述外护套外形呈扁平状,所述中心加强件与所述松套管进行层铰式绞合。
如此设置,所述外护套采用扁平状结构,使在同样大小的管道空间内,外形更能节省空间资源,从而能够到达到提高单根管道光纤容量的要求,且能够根据实际用量进行适当增减光缆数量,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降低前期工程投资。
进一步设置:所述中心加强件、所述外侧加强件均为磷化钢丝。
如此设置,采用内置磷化钢丝进行线缆加固,减少光缆外侧的铠装层,使光缆的柔软性能更佳,减小光缆的整体尺寸,降低光缆的重量,使其在施工中能更方便快捷的进行操作。
进一步设置:所述外护套采用高密度聚乙烯(PE)与尼龙(PA)材料。
如此设置,所述外护套最外层采用尼龙材料,由于尼龙材质自身的低摩擦性能,使其静态摩擦系数为0.15,而普通光缆由于外层采用的聚乙烯材质,其静态摩擦系数为0.22,使本实用新型光缆在管道内进行敷设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要远小于普通光缆所受到的摩擦力,使其更容易在复杂的管道内进行敷设,同时也减少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外侧加强件内嵌在所述外护套上,所述外侧加强件设置有两处,且对称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05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型小区入户引入光缆
- 下一篇:一种光缆生产三芯固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