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辅助隔水导管出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1009.7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9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祯祥;杨进;赵新;洪煜群;邓贺;张天玮;张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31/03 | 分类号: | E21B31/03;E21B23/04;E21B23/00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侯玲玲;李辉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水导管 射流管 外壁 喷嘴 出泥装置 向下移动 高压流体 卡扣连接 向下敞开 周向拼接 作业效率 地连接 中空的 拱形 黏土 申请 转动 流出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辅助隔水导管出泥装置,包括:中空的本体,本体用于套设在隔水导管的外壁上且本体能沿隔水导管的外壁向下移动;射流管汇,射流管汇设置于本体上;射流管汇上设置有第一喷嘴,第一喷嘴向下敞开,且在本体沿隔水导管的外壁向下移动时,射流管汇内的高压流体能通过第一喷嘴朝向隔水导管的底部流出并冲击隔水导管底部周围的黏土;本体包括呈拱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能沿周向拼接以能套设在隔水导管的外壁上,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周向的一侧能转动地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周向的另一侧卡扣连接。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辅助隔水导管出泥装置,其能降低隔水导管的上提难度,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隔水导管出泥装置。
背景技术
辅助隔水导管出泥装置可以用于辅助修井机上提回收隔水导管。随着海上油气田开发生产时间的推移,部分油气田已无经济开采价值。此外,隔水导管在海上长期闲置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海水对隔水导管结构的腐蚀会不断增加水中的金属离子含量,从而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各油气公司需对废弃井口进行弃置作业,在泥线以下4m处对隔水导管进行切割,并上提回收。
现有技术中的隔水导管出泥装置主要采用生产平台上的修井机进行。但是由于生产平台上的修井机的功率较低,所以修井机上提隔水导管的作用力较小,进而导致隔水导管的上提作业困难。进一步地,由于隔水导管的底部位于海底的黏土内,且海底的黏土对隔水导管侧向的摩擦力大,因而加大了隔水导管的上提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辅助隔水导管出泥装置,其能降低隔水导管的上提难度,提高作业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辅助隔水导管出泥装置,包括:中空的本体,所述本体用于套设在隔水导管的外壁上且所述本体能沿所述隔水导管的外壁向下移动;射流管汇,所述射流管汇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射流管汇上设置有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喷嘴向下敞开,且在所述本体沿所述隔水导管的外壁向下移动时,所述射流管汇内的高压流体能通过所述第一喷嘴朝向所述隔水导管的底部流出并冲击所述隔水导管底部周围的黏土。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本体包括呈拱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能沿周向拼接以能套设在所述隔水导管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周向的一侧能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周向的另一侧卡扣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能与所述隔水导管的外壁相接触的滑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轮为多个,多个所述滑轮沿所述本体的周向排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射流管汇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侧壁内的立管和横管,所述立管沿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横管沿所述本体的周向延伸,所述横管与所述立管相连通,所述横管上设置有用于供高压流体注入所述射流管汇内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喷嘴设置于所述立管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横管沿其延伸方向具有相背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立管包括设置于所述横管的第一端的第一立管和设置于所述横管的第二端的第二立管,所述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一立管和所述第二立管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射流管汇上设置有向上敞开的第二喷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射流管汇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侧壁内的立管,所述第二喷嘴位于所述立管的上端,所述第一喷嘴位于所述立管的下端,所述立管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之间的第三喷嘴,所述第三喷嘴向下敞开。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射流管汇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侧壁内的立管,所述第二喷嘴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喷嘴从所述立管分别朝向所述本体的内侧和外侧倾斜向上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10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取芯钻机钻取机构
- 下一篇:一种井口光杆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