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1995.6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2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黄黎银;张颖;邓梦灵;李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A61M5/32 |
代理公司: | 重庆项乾光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马光辉 |
地址: | 400014***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针,包括针筒、针头、活塞杆和推板,所述针头设于所述针筒的前端,所述针筒内部设有活塞杆,所述推板与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的针筒外壁设有针筒外螺纹,还包括有套筒,所述套筒为内圆筒和外圆筒,所述的内圆筒的内壁设有与所述针筒外壁设有的针筒外螺纹匹配的内圆筒内螺纹,内圆筒内径与针筒的外径相同,且内圆筒的外壁设有内圆筒外螺纹,外圆筒的内径与内圆筒的内径相同,且外圆筒的内壁设有与内圆筒外壁的内圆筒外螺纹相匹配的外圆筒内螺纹,所述套筒的有效长度大于针头的长度。该一种空针防止针头脱落,保护了医务人员和清洁人员不受针刺伤害,有效的防止了疾病传播,避免了交叉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针。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用针头如注射器、留置针、采血针或全静脉输液针,在每次注射前后,盖上和打开一种空针时会刺伤医护人员的手指,在使用后均会含有大量的细菌性病毒,而丢弃前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针头的尖锐端容易对医务人员和清洁人员造成伤害,严重者则会带来细菌或血液感染风险,因而造成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针,该一种空针解决了针头意外扎伤,保护了医务人员和清洁人员不受针刺伤害。
1.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针,包括针筒、针头、活塞杆和推板,所述针头设于所述针筒的前端,所述针筒内部设有活塞杆,所述推板与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的针筒的外壁设有针筒外螺纹,还包括有套筒,所述套筒为两节活动圆筒螺纹连接而成,分别为内圆筒和外圆筒,两节螺纹套接的圆筒的中心轴和空针的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的内圆筒的内壁设有与所述针筒外壁设有的针筒外螺纹匹配的内圆筒内螺纹,内圆筒内径与针筒的外径相同,且内圆筒的外壁设有内圆筒外螺纹,外圆筒的内径与内圆筒的内径相同,且外圆筒的内壁设有与内圆筒的外壁的内圆筒外螺纹相匹配的外圆筒内螺纹,所述套筒的有效长度大于针头的长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空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该一种空针防止针头脱落,极大地保护了医务人员和清洁人员不受针刺伤害,有效的防止了疾病传播,避免了交叉感染。
进一步限定,所述套筒的材质为透明轻薄的塑料材料,上述限定是为不让注射器增加过多的重量以及不遮掩住针筒上的刻度。
进一步限定,所述针筒上底面上设有凹槽,上述限定是为手指放在针筒底部防止滑动。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操作起来方便,空针上的套筒不会因为外力的原因而随便 收缩,这样设计极大地防止针头意外扎伤,保护了医务人员和清洁人员不受针刺伤害,有效的防止了疾病传播,避免了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筒的未展开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筒的伸展示意图;
图中对应标示分别为:1-针筒,2-针头,3-活塞杆,4-推板,5-套筒。11-针筒外螺纹,12-凹槽,51-内圆筒内螺纹,52-外圆筒,53-外圆筒内螺纹,54-内圆筒外螺纹,56-内圆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未经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19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出料的门板压合机
- 下一篇:一种粉体正压气力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