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口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2372.0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2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邝云莎;刘艳青;冯仰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45 | 分类号: | A61F5/445;A61F5/449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车超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造口袋,包括底盘、固定器、内袋、外袋,所述底盘与所述固定器连接,所述固定器外侧与所述内袋连接,所述内袋与所述固定器处于所述外袋内腔,且所述外袋的一端连接所述底盘,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内袋为网状结构。本实用新型用于防止肠造口患者脱垂肠管复位后再次脱出,且易于操作及清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口袋。
背景技术
造口袋是一类用于储蓄人体排泄物如尿液、粪便的容器,适用于肛肠疾病、尿道疾病和双腔造口人士。其结构主要由底盘和袋子构成,袋子用于盛装从造口流出的排泄物,袋子与底盘相连,底盘与造口相连。现有造口袋的底盘主要通过粘黏的方式与造口周围皮肤相连,所述肠道排泄口则固定在所述底盘的槽口中,但是肠造口术后部分患者会发生肠管脱垂,经医生手法复位后,在腹内压增加时极有可能再次脱出,脱出肠管护理困难,且易出现水肿、血运障碍甚至肠坏死,临床中预防肠造口再次脱垂困难。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口袋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于清洁,且防止肠道排泄口滑脱的造口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造口袋,包括底盘、固定器、内袋、外袋,所述底盘与所述固定器连接,所述固定器外侧与所述内袋连接,所述内袋与所述固定器处于所述外袋内腔,且所述外袋的一端连接所述底盘,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内袋为网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器为中空的底座,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底盘的槽口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外袋设置有观察口。
进一步地,所述内袋与所述固定器为一体式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器为乳胶或硅胶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外袋为防水透明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内袋为乳胶或硅胶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内袋包括1~2个突起,所述突起为乳头状中空结构,所述突起的高度为1cm~2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造口袋,其利用据肠造口情况调节大小、形状的固定器与内袋配合限制底盘处的肠道排泄口的滑脱,防止肠造口患者脱垂肠管复位后再次脱出,网状内袋可保证肠造口粪便顺利排出。内袋与固定器可通过拉链、扣合、挂钩等方式连接,可以拆卸/更换大小合适的内袋;内袋外面还设置有外袋,通过开口可将内袋取出,且外袋开口宽大易于操作,便于调节固定器大小、进行造口袋的清洁等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造口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造口袋的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造口袋的底盘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造口袋的固定器的仰视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表示说明:
1-底盘;2-固定器;3-内袋;4-外袋;5-开口;6-第一开口;7-第二开口;8-槽口;9-拉链装置;10-观察口;11固定槽;12-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儿童医院,未经深圳市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2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银杏种植用采摘工具
- 下一篇:一种造口防漏贴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