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科专用护理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3806.9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4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赵燕;潘霞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11/00 | 分类号: | A61G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科 专用 护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科专用护理床,包括底部支撑架、支撑台面以及防护罩,所述的底部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带有刹车的万向轮,所述的支撑架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装纳护理物品的归纳箱的放置架,所述的归纳箱放置在放置架上,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本结构所述的床板可抽拉出,无需将整个防护罩拿开,方便对婴儿进行卫生以及医疗护理,设置有对应进行卫生护理、衣物换洗以及医疗护理的箱体,可放置对应的护理物品,便于医护人员的使用,所述的床板周边设置有护板,有效在床板拉出对婴儿的防护,设备使用方便,方便移动,同时支撑台面可通过调节升降柱进行调节高度,便于操作人员进行不同操作的调节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科专用护理床。
背景技术
儿科护理经常会处理新生儿的护理,由于新生儿各项体征需要精细呵护,如果新生儿出现某一指标不正常,就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传统的新生儿的护理是将新生儿设置在无菌室内进行观察以及治疗,传统的无菌室内的婴儿的护理床的防护罩上设置多个操作窗,由于窗体太小,如果需要大范围的护理操作及其不便,所述的防护罩采用螺丝固定也不方便拿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儿科专用护理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科专用护理床,包括底部支撑架、支撑台面以及防护罩,所述的底部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带有刹车的万向轮,所述的支撑架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装纳护理物品的归纳箱的放置架,所述的归纳箱放置在放置架上,所述的支撑台面设置有滑动槽,所述的防护罩底部和前侧端面设置有开口,所述的防护罩的底部边沿与支撑台的侧边沿固定,所述的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床板,所述的床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与防护罩的前侧端面的开口配合的罩板,所述的床板的侧端面设置拉杆,所述的防护罩的侧面以及罩板的端面均设置有若干开窗口,所述的开窗口设置有操作窗,所述的操作窗的一端与开窗口的一侧铰接,操作窗的另一端通过卡扣件与开窗口的另一侧固定,所述的防护罩的后侧端面底部设置有换气风机,所述的防护罩的顶部端面设置有进气网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归纳箱包括放置衣物的第一箱体、放置清洁洗护用品的第二箱体以及用于放置医疗器材的第三箱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护罩、罩板以及操作窗均采用双层真空玻璃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的床板的侧左右侧以及后侧边沿均设置有护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台面通过有用于高度调节的调节升降柱与底部支撑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升降柱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以及电动升降杆,所述的第二套筒滑动设置在第一套筒的腔体壁面上,所述的电动升降杆设置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腔体内,所述的电动升降杆的底座与第一套筒的底部固定,电动升降杆的升降杆件与第二套筒的顶部固定,所述的第一套筒的底部与底部支撑架固定,所述的第二套筒的顶部与支撑台面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结构设计合理,本结构所述的床板可抽拉出,无需将整个防护罩拿开,方便对婴儿进行卫生以及医疗护理;
(2)设置有对应进行卫生护理、衣物换洗以及医疗护理的箱体,可放置对应的护理物品,便于医护人员的使用;
(3)所述的床板周边设置有护板,有效在床板拉出对婴儿的防护;
(4)设备使用方便,方便移动,同时支撑台面可通过调节升降柱进行调节高度,便于操作人员进行不同操作的调节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儿科专用护理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儿科专用护理床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38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屑压块振动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翻盖式钢球旋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