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通风盖板上雨刮孔的遮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5450.2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1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4 | 分类号: | B60S1/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徐斌斌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通风 盖板 上雨刮孔 遮蔽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通风盖板上雨刮孔的遮蔽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雨刮轴与通风盖板雨刮孔不同心的问题。汽车包括雨刮轴和具有雨刮孔的通风盖板,雨刮轴穿过雨刮孔,本遮蔽结构包括固定套设在雨刮轴上的雨刮盘头,所述雨刮盘头的外周壁上具有向外凸出的环形挡沿,所述环形挡沿的外径大于所述雨刮孔的内径,所述环形挡沿与通风盖板之间具有间隙。通过环形挡沿形成一个伞裙一样的结构遮蔽在雨刮孔的上方,使得通风盖板可以采用普通注塑成型从而形成贯穿式的雨刮孔结构,保证较低的制作成本,同时能够很好的规避雨刮孔与雨刮轴不同心的问题,在外部不会看到雨刮孔内的结构,保证了较好的外观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通风盖板上雨刮孔的遮蔽结构。
背景技术
雨刷又称为刮水器、水拨、雨刮器或挡风玻璃雨刷,是用来刷刮除附着于车辆挡风玻璃上的雨点及灰尘的设备,以改善驾驶人的能见度,增加行车安全,是汽车上一个必不可少的部件。
现有的雨刮的安装均是通过在通风盖板上开设有雨刮孔,雨刮轴从雨刮孔中穿出。现有的通风盖板雨刮孔与雨刮的配合关系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采用贯穿式雨刮孔,即通风盖板采用普通注塑成型,成本较低。而由于通风盖板是硬性材料,因此为了保证雨刮正常运行以及避免运行过程中产生异响,通常均是将雨刮孔设计的较大,雨刮轴与雨刮孔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但是由于累积公差的原因,常常存在雨刮轴与通风盖板雨刮孔不同心问题,外部能够看到雨刮孔,外观质量差。第二种是双色注塑封闭式雨刮孔,即通风盖板采用双色注塑,外围采用普通注塑成型,与雨刮轴配合处采用软质橡胶材料,遮蔽雨刮孔,可弥补雨刮轴与雨刮孔不同心问题,但双色注塑工艺较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通风盖板上雨刮孔的遮蔽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保证低成本的同时实现遮蔽雨刮孔,规避雨刮孔与雨刮轴不同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通风盖板上雨刮孔的遮蔽结构,汽车包括雨刮轴和具有雨刮孔的通风盖板,所述雨刮轴穿过雨刮孔,本遮蔽结构包括固定套设在雨刮轴上的雨刮盘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盘头的外周壁上具有向外凸出的环形挡沿,所述环形挡沿的外径大于所述雨刮孔的内径,所述环形挡沿与通风盖板之间具有间隙。
本申请通过对雨刮盘头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即在雨刮盘头的外周壁上设置向外凸出的环形挡沿,环形挡沿与通风盖板之间的间隙提供活动空间,环形挡沿的外径大于雨刮孔的外径,从而形成一个伞裙一样的结构遮蔽在雨刮孔的上方,使得通风盖板可以采用普通注塑成型从而形成贯穿式的雨刮孔结构,保证较低的制作成本,同时能够很好的规避雨刮孔与雨刮轴不同心的问题,在外部不会看到雨刮孔内的结构,保证了较好的外观质量。
在上述的汽车通风盖板上雨刮孔的遮蔽结构中,所述环形挡沿的外周面为上小下大的锥面。锥面的设计,使得雨刮盘头所占的空间面积较小,同时又能够保证较好的遮蔽效果,很好的规避雨刮孔与雨刮轴不同心的问题。
在上述的汽车通风盖板上雨刮孔的遮蔽结构中,所述环形挡沿的外周面与环形挡沿的底面之间圆弧过渡。底面圆弧过渡整体结构曲线性较好,不会存在棱角。同时更加便于开发设计时的试验,保证环形挡沿的遮盖面积符合车型的开发标准要求。比如a表示观察者眼睛离地高度,b表示观察者站在车外能最接近雨刮孔的距离,c表示系统的累积公差值,针对不同的车型,a、b和c均对应有标准值,在进行视野校核时,在a高度上的视线与底面圆弧相切,且与通风盖板相交,从而判别视线与通风盖板的交点与雨刮孔边缘的距离是否满足≥c,满足则表示雨刮孔可以被雨刮盘头遮挡,可规避视觉上雨刮孔与雨刮轴不同心问题,不满足则表示不合格。
在上述的汽车通风盖板上雨刮孔的遮蔽结构中,所述环形挡沿的外周面与环形挡沿的顶面之间圆弧过渡。顶面圆弧过渡整体结构曲线性较好,不会存在棱角,同时也避免更换雨刮时误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54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颜色注塑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纯岩棉夹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