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油箱的防浪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6280.X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1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费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77 | 分类号: | B60K15/077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油 板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油箱的防浪板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防浪板降低油液撞击声的效果差,舒适性差的问题。本燃油箱的防浪板结构,包括用于设置在燃油箱内的防浪板本体,所述防浪板本体包括横向板和纵向板,所述横向板和纵向板之间合围形成缓冲腔,所述横向板和纵向板上均开设有与缓冲腔连通的流通孔。本防浪板结构是3D立体式的腔状结构,可以从前后、左右、上下6个自由度方向衰减燃油流动的流速,因此可以迅速衰减燃油因车速变化而在惯性下燃油流动的流速,从而衰减燃油撞击燃油箱内壁而产生的撞击声,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提高了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燃油箱的防浪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汽车的舒适性能越来越成为人们较为关心的要点。燃油箱在满油位和不同油位时起步、制动时,存在燃油箱中的油液撞击燃油箱壁的问题,会产生沉闷、连续的撞击声,影响到乘客的舒适性。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3449927U)公开了一种内置式汽车油箱防浪板,包括至少包括两个分体部分的纵向防浪板横向板,两侧表面分别设置至少一条加强筋,加强筋附近有第一通孔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柔性筋板等。该防浪板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燃油撞击燃油箱的声响。
该种结构的防浪机构,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油液撞击的作用。但是该种结构的防浪机构,缓冲板呈长条状,为2D防浪板,防浪机构只能够衰减缓冲板两侧的燃油撞击燃油箱壁的撞击力,即只能衰减前后两个方向,而油液还是会撞击上下、左右的燃油箱壁产生撞击声,即油液撞击燃油箱壁产生的声响依然存在,降低乘客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燃油箱的防浪板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降低油液撞击燃油箱壁发出的噪声,提高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燃油箱的防浪板结构,包括用于设置在燃油箱内的防浪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板本体包括横向板和纵向板,所述横向板和纵向板之间合围形成缓冲腔,所述横向板和纵向板上均开设有与缓冲腔连通的流通孔。
本防浪板用于固定在燃油箱内使用,本防浪板通过改进设计,包括横向板和纵向板且两者之间形成缓冲腔,即本防浪板是3D立体式的,通过在燃油箱内设置本防浪板结构,可以在前后、左右以及上下6个自由度方向上迅速衰减燃油因车速变化而在惯性下燃油流动的流速,从而衰减燃油撞击燃油箱内壁而产生的撞击声,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提高了舒适性。
在上述的燃油箱的防浪板结构中,所述纵向板固定或一体成型连接在横向板的各侧边沿处。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本防浪板结构整体形成一个盒状的结构,可以在前后、左右以及上下6个自由度方向上迅速衰减燃油因车速变化而在惯性下燃油流动的流速,从而衰减燃油撞击燃油箱内壁而产生的撞击声,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提高了舒适性。
在上述的燃油箱的防浪板结构中,所述防浪板本体包括深度防浪部、浅度防浪部和过渡部,所述深度防浪部、浅度防浪部和过渡部之间形成阶梯状结构,所述深度防浪部处的缓冲腔深度大于过渡部处的缓冲腔深度,过渡部处的缓冲腔深度大于深度防浪部处的缓冲腔深度。通过上述的设置,能够适应燃油箱内部深部不一的储油腔的结构,深度防浪部位于燃油箱的深位区,浅度防浪部位于燃油箱的浅位区,从而能够更好、更均匀的实现衰减燃油撞击燃油箱内壁而产生的撞击声,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提高了舒适性。
在上述的燃油箱的防浪板结构中,所述深度防浪部对应的纵向板向上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对应该处的横向板之间合围形成减缓腔,所述延伸部上开设有与减缓腔连通的流通孔。由于深度防浪部位于燃油箱的深位区,通过延伸部的设置,使得在该区域形成两个腔状结构,从而能够避免由于深度过深导致局部衰减燃油撞击声效果差的问题,能够实现更好、更均匀的衰减燃油撞击燃油箱内壁而产生的撞击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62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重卡导流罩调节机构
- 下一篇:一种教学用可兼容堆叠连接的电路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