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拾音与隔噪一体化设计的听诊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6571.9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4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余权;朱宏;魏开航;刘影;彭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源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7/04 | 分类号: | A61B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一体化 设计 听诊 | ||
1.基于拾音与隔噪一体化设计的听诊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隔音体(1)、拾音头(2)和振动膜(4),所述隔音体(1)为柱状体,其内底部设有安装腔,拾音头(2)设在隔音体(1)的安装腔内,在拾音头(2)的内底部设有漏斗状拾音腔(3),拾音腔(3)底部设振动膜(4),拾音头(2)与振动膜(4)无缝接合将拾音腔(3)封闭,隔音体(1)将拾音头(2)和振动膜(4)包裹,使振动膜(4)位于隔音体(1)的底面中间位置,振动膜(4)的底面与隔音体(1)的底面平齐,在振动膜(4)与隔音体(1)的底面贴有双面敷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拾音与隔噪一体化设计的听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体(1)内还设有电路板(7)和电池(8),电路板(7)上集成有电源模块、信号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信号处理器分别与拾音头(2)、电源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电源模块与电池(8)电性连接,电源模块用于将电池(8)的供电进行电压转化后为拾音头(2)、信号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提供电源,拾音头(2)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至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将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传至无线通信模块,由无线通信模块无线射频信号传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拾音与隔噪一体化设计的听诊头,其特征在于,电池(8)向电源模块输入5V电压,电源模块设有LM4132AMF电源芯片和TPS727电源芯片,分别用于将5V电压转换为3.3V和3.0V电压输出供电,信号处理器设有OPA333AIDCK型模拟信号滤波、放大芯片以及用于采样、运算和控制的STM32L433型单片机芯片,无线通信模块设有nRF24L01型射频收发芯片和MIFA天线,射频收发芯片通过SPI接口与信号处理器连接,其射频端差分输出后转单端并与MIFA天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拾音与隔噪一体化设计的听诊头,其特征在于,隔音体(1)的顶部设置可拆卸盖(9),可拆卸盖(9)将电路板(7)和电池(8)盖合在隔音体(1)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拾音与隔噪一体化设计的听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7)上集成有充电电路,隔音体(1)上设有对外充电接口,充电电路输入端与充电接口对接,输出端与电池(8)连接,电池(8)为可充电锂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拾音与隔噪一体化设计的听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体(1)为硅胶隔音体,拾音头(2)底部与振动膜(4)接合位置的外侧设有固定胶圈(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拾音与隔噪一体化设计的听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敷贴(6)平贴于隔音体(1)底面与振动膜(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源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源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65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