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氧化锌的研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7235.6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9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鞠其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新达锌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0 | 分类号: | B02C17/10;B02C17/16;B02C17/18;B02C17/24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苏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3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锌 研磨 装置 | ||
氧化锌的研磨装置。涉及研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氧化锌的研磨装置的改进。提出了一种结构稳定、研磨效果好、研磨精度高、无残留且出料效果好的氧化锌的研磨装置。包括进料机构、研磨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研磨机构包括研磨腔、主轴、驱动电机、若干搅拌叶片和若干研磨球,所述研磨腔呈空心状,若干所述研磨球均容置于研磨腔中、且研磨腔的顶部开设有料孔,所述料孔中固定连接有阻球网;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研磨腔的外壁上,所述主轴的两端铰接在所述研磨腔中、且其一端穿出研磨腔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稳定、研磨效果好、研磨精度高、无残留以及出料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氧化锌的研磨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陶瓷行业用的氧化锌需在加热环境下与其他材料混合,而传统通过直接法制得的氧化锌通常密度通常在0.3~0.5g/cm3,远小于密度在1.8~2.2g/cm3的其他材料;因此,在混合时,氧化锌将浮于表层无法与其他材料充分混合。因此,需在间接法制备完毕后,对氧化锌进行再次的煅烧处理,从而进一步去除其中的杂质,以实现增大氧化锌的密度的目的。
然而,人们在实际使用时发现,氧化锌煅烧完毕后通常凝结成坚硬的块状,因此,在煅烧后需再次进行处理,才能进行打包,传统研磨设备通常采用碾压的方式,研磨效果并不好、且具有较多的物料残留。此外,传统研磨设备在出料时氧化锌极易飞扬起来,从而造成污染车间环境以及产品浪费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稳定、研磨效果好、研磨精度高、无残留且出料效果好的氧化锌的研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进料机构、研磨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研磨机构包括研磨腔、主轴、驱动电机、若干搅拌叶片和若干研磨球,所述研磨腔呈空心状,若干所述研磨球均容置于研磨腔中、且研磨腔的顶部开设有料孔,所述料孔中固定连接有阻球网;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研磨腔的外壁上,所述主轴的两端铰接在所述研磨腔中、且其一端穿出研磨腔与驱动电机相连接,若干所述搅拌叶片均沿主轴的径向设置、且固定连接在主轴的侧壁上;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管和进料阀,所述进料管固定连接在研磨腔的外壁上、且与料孔对接,所述进料阀设于进料管中;
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负压源、出料管一、出料管二、出料筒和挡料板,所述出料筒竖直设置、且固定连接在研磨腔的一侧,所述出料筒的上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负压源固定连接在出料筒的顶部,所述挡料板固定连接在出料筒的上部、且位于通孔的上方,所述挡料板呈筛网状;所述出料管二水平设置,所述出料管二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出料筒上、且与通孔相对接,所述出料管二的另一端穿入所述进料管中,所述出料管一呈弧形、且设于进料管中,所述出料管一与出料管二穿入进料管的一端连为一体。
所述进料阀包括直线驱动机构、阀板和挡料环,所述挡料环固定连接在进料管的内壁上、且内壁呈上大下小的锥面状,所述阀板设于挡料环的下方、且在直线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做直线升降运动,所述阀板的外壁呈上小下大的锥面状,所述阀板与挡料环同轴心、且阀板的最大外径大于挡料环的最小内径。
所述挡料板的上方还设有震动源。
若干组所述搅拌叶片沿主轴的轴心中点对称设置、且搅拌叶片的长度自主轴的中心向两侧逐渐增加。
所述研磨球由阻燃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新达锌业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新达锌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72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反应用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防断裂薄板材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