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裂缝快速修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7409.9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7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朱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果尔佳建筑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518115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裂缝 快速 修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裂缝快速修补装置,包括管体、设置于管体内上半腔的上搅拌组件、设置于管体内下半腔的下搅拌组件、固定设置于上搅拌组件与下搅拌组件之间的中间隔板和用于驱动上、下搅拌组件的驱动装置;所述上、下搅拌组件均包括转动安装于管体的转轴和以螺旋缠绕的方式固定于转轴的螺旋驱动叶片;所述中间隔板开设有多个用于连通管体上、下半腔的连通孔,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上搅拌组件的转轴正转的上驱动电机和用于驱动下搅拌组件的转轴反转或正转的下驱动电机;所述上搅拌组件转轴的两端均通过单向轴承转动安装于管体;所述管体的前端设置有喷料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裂缝快速修补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在常规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下产生的裂缝称荷载裂缝,归纳起来主要有直接应力裂缝、次应力裂缝两种。直接应力裂缝是指外荷载引起的直接应力产生的裂缝,次应力裂缝是指由外荷载引起的次生应力产生裂缝。
荷载裂缝特征依荷载不同而异呈现不同的特点。这类裂缝多出现在受拉区、受剪区或振动严重部位。但必须指出,如果受压区出现起皮或有沿受压方向的短裂缝,往往是结构达到承载力极限的标志,是结构破坏的前兆,其原因往往是截面尺寸偏小;现有技术中,当混凝土产生裂缝后,需要对裂缝进行修补,而修补用的修补砂浆需充分搅拌打磨后在注入到裂缝中,而现有技术中,搅拌和注入一般分别在不同装置中对应处理,使得需多一步转移工序,不利于快速修补裂缝。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混凝土裂缝快速修补装置,能够快速搅拌修补浆料,同时,能够实现注入功能,避免装料,大大提高修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混凝土裂缝快速修补装置,能够快速搅拌修补浆料,同时,能够实现注入功能,避免装料,大大提高修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裂缝快速修补装置,包括管体、设置于管体内上半腔的上搅拌组件、设置于管体内下半腔的下搅拌组件、固定设置于上搅拌组件与下搅拌组件之间的中间隔板和用于驱动上、下搅拌组件的驱动装置;所述上、下搅拌组件均包括转动安装于管体的转轴和以螺旋缠绕的方式固定于转轴的螺旋驱动叶片;所述中间隔板开设有多个用于连通管体上、下半腔的连通孔,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上搅拌组件的转轴正转的上驱动电机和用于驱动下搅拌组件的转轴反转或正转的下驱动电机;所述上搅拌组件转轴的两端均通过单向轴承转动安装于管体;所述管体的前端设置有喷料嘴。
进一步,所述中间隔板的前、后端分别与管体的前、后端间隔设置并形成循环通道。
进一步,所述管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
进一步,所述管体的后端底部固定设置有手柄。
进一步,所述管体的断面为“8”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混凝土裂缝快速修补装置,通过在管体内设置上搅拌组件和下搅拌组件,能够快速搅拌修补浆料,同时,能够实现注入功能,避免装料,大大提高修补效率;容量大且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入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果尔佳建筑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果尔佳建筑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74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阀及其阀芯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油气管的封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