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针灸防烫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8771.8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5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敏;吴玉琼;潘伟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广东品安律师事务所 44420 | 代理人: | 刘井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灸 烫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针灸防烫伤装置,包括由多块弧柱(1)拼接形成的柱状本体,且所述柱状本体的部分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为凹槽(2),所述凹槽中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灸针贯通孔(3);且,其中一块所述弧柱(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铁片(4),相邻的所述弧柱(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铁片(4)相配合的磁片;所述灸针贯通孔(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5);所述凹槽(2)的表面上设置有艾灰吸附网(6)。实现了防烫伤,能够便于灸针的限位,艾灰能够得到有效吸附收集的效果,大大提高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器具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温针灸防烫伤装置。
背景技术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是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的一种针灸方式。其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养血等作用,可以缓解疲劳,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同时,还可以用来治疗风寒,湿痹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关节痛,腹痛,腹泻,胃痛,骨质增生,腰腿疼痛等等,且长期治疗效果特别的明显。
但是,在进行温针灸过程中容易出现烫伤等问题,如《护理学报》等多本杂质和书籍中均有关于发生针灸烫伤的分析及护理方法。现有技术中虽然具有一些防烫伤器具,但是基本都是采用设置留置孔的方式,通过放置好防烫伤器具,医护人员经留置孔行针刺,然而这样的方式使得医护人员难以直接辨别针刺位置,给施针带来一定的不便。同时,在温针灸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是医生行针刺留针后,会由护士点燃艾柱,患者通过艾柱自行燃烧进行温针灸治疗,一般医护人员不会时时关注,因而,在此期间,有些患者因坐姿等情况往往会有一定的行动,在稍不注意的情况下,较小的行动也会造成灸针发生一定的移动,从而造成治疗效果不佳,且二次针刺也会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一定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针灸防烫伤装置,以解决温针灸过程中因艾条的燃烧容易出现烫伤,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往往会阻挡医生视线,给施针带来不便,同时,没有任何防护情况下,容易发生灸针偏移,给治疗带来一定的不便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针灸防烫伤装置,包括由多块弧柱拼接形成的柱状本体,且所述柱状本体的部分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为凹槽,所述凹槽中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灸针贯通孔;且,
其中一块所述弧柱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铁片,相邻的所述弧柱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铁片相配合的磁片;
所述灸针贯通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
所述凹槽的表面上设置有艾灰吸附网。
作为优选的,所述柱状本体的底面还设置有隔热垫片;
且所述隔热垫片为铝片、橡胶片和海绵片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的,所述柱状本体为圆柱体,所述弧柱包括第一半圆柱和第二半圆柱,且所述第一半圆柱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铁片,所述第二半圆柱中朝向所述第一半圆柱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铁片相配合的磁片。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圆柱的内侧面上沿水平方向垂直延伸有至少一根插杆,所述第二半圆柱中朝向所述第一半圆柱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杆相配合的至少一个插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凹槽形成为圆柱形槽体;
所述柱状本体、所述凹槽和所述灸针贯通孔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凹槽的直径为所述柱状本体直径的4/5-1/3;
所述灸针贯通孔的直径为2-5mm。
作为优选的,多个所述防滑凸起在所述灸针贯通孔的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
且所述防滑凸起为橡胶块,且所述橡胶块的高度小于所述灸针贯通孔的直径的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未经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87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F6微水密度在线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老桥加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