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耐磨可阻燃的车用合成革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0234.7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1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杰;向宇;汪兴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裕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8 | 分类号: | D06N3/18;D06N3/14;D06N3/00;B32B27/02;B32B27/12;B32B27/36;B32B27/06;B32B25/08;B32B27/30;B32B3/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顺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2 | 代理人: | 黄勇亮 |
地址: | 351200 福建省莆田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阻燃 合成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合成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耐磨可阻燃的车用合成革,所述车用合成革自内而外依次设有第一阻燃层、基布层、第二阻燃层、发泡橡胶层和PVC耐磨层;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均采用聚酯纤维制成;发泡橡胶层内喷涂有PE阻燃剂;PVC耐磨层的顶面上设有多个用于增大摩擦力的弧状凸起;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PVC耐磨层、发泡橡胶层、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使该车用合成革表面难以被刮花或出现破损,使该车用合成革难以被点燃,具有很好的耐磨性、阻燃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合成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耐磨可阻燃的车用合成革。
背景技术
合成革作为天然皮革的替代品,因自身具有的便于裁剪、质地均匀、抗撕裂强度高、保护环境等特点被广泛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产品制造中,其中,在汽车车内的装饰中运用的最为广泛。
现有技术中用于汽车内饰的合成革,大多是才采用通过有机溶剂制得的PU树脂作为生产合成革的基布层或面层,但因此类PU树脂大多是由苯、二甲苯、丙酮、丁酮、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制成,该类有机溶剂都具有易燃性,因此由此类PU树脂制成的合成革自身耐热性大多不高,在天气炎热车内温度过高时,容易被点燃,从而发生危险,同时,此类合成革的表面层质地大多较为蓬松,硬度不足,因此容易在使用中合成革的表面被刮花甚至出现破损,耐磨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耐磨可阻燃的车用合成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耐磨可阻燃的车用合成革,所述车用合成革自内而外依次设有第一阻燃层、基布层、第二阻燃层、发泡橡胶层和PVC耐磨层;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均采用聚酯纤维制成;发泡橡胶层内喷涂有PE阻燃剂;PVC耐磨层的顶面上设有多个用于增大摩擦力的弧状凸起。
优选的,所述基布层采用经过含浸的无纺布制成,基布层的厚度为1.0-1.2mm。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燃层的厚度大于第二阻燃层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弧状凸起内均夹设有纤维棉,纤维棉在弧状凸起内呈收卷状。
较之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PVC耐磨层,PVC耐磨层设在该车用合成革的最外层,即该车用合成革的表层,因此在作为汽车内饰时也是处在最外部,PVC耐磨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可以令该车用合成革的表面难以被刮花或出现破损。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弧状凸起,能够增大该车用合成革表面的摩擦力,不仅可以使该车用合成革表面具备有较佳的防滑性能,还可以增强该车用合成革表面的耐磨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发泡橡胶层、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发泡橡胶层因喷涂有PE阻燃剂难以被点燃,同样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令该车用合成革难以因车内温度过高而被点燃;同时,发泡橡胶层和第一阻燃层设在基布层上部,第二阻燃层设在基布层下部,发泡橡胶层、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将基布层夹在中间,即便车内出现明火源,明火源也难以直接将基布层点燃而引起较大火势,使车内人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进行避难或者采取应急措施进行灭火,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布层;2、第一阻燃层;3、第二阻燃层;4、发泡橡胶层;5、PVC耐磨层;6、弧状凸起;7、纤维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裕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中裕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0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