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物耳甲电刺激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0576.9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7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荣培晶;李少源;张悦;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29/00 | 分类号: | A01K29/00 |
代理公司: | 11470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秀兰 |
地址: | 1007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铁 铁片 线夹 耳甲 本实用新型 夹持装置 实验装置 电刺激 电针仪 输出端口连接 刺激电信号 操作优化 弹性夹紧 导线传输 控制按钮 一端连接 单用 导通 电针 夹持 夹紧 夹口 吸附 电源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刺激实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动物耳甲电刺激实验装置,包括电针仪、导线、线夹和夹持装置,所述电针仪包括电源和控制按钮,所述电针仪的输出端口连接有所述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线夹,所述线夹可导通所述导线传输的刺激电信号,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铁片和磁铁,所述铁片通过线夹的夹口弹性夹紧,所述磁铁为一对,所述铁片上吸附有磁铁,所述铁片上的磁铁与另一磁铁对应配合夹紧在动物耳甲的两侧,本实用新型通过线夹夹持铁片、磁铁固定于耳甲区的操作优化了单用线夹长度不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刺激实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动物耳甲电刺激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动物耳甲迷走神经电刺激方法,是在动物耳甲区以电针仪的一定刺激参数进行电刺激的一种方法。电针仪是科研实验中常用的电针仪,其输出接口连接导线后即可对实验动物进行电刺激。由于电针仪导线夹的长度不能触及耳甲区;导线夹的弹簧弹性不稳定(即:在刚开始使用的时候紧,使用时间过久会导致弹簧弹性变松);导线夹的两侧有锯齿,其夹持力度太大,容易伤及大鼠耳朵等原因,致使提供的实验数据准确性不高或损伤实验动物耳廓皮肤等。
中国实用新型(CN208641549U)公开的一种电刺激装置,包括底座,第一金属杆,活动连接件,第二金属杆,套管,铂丝固定架及刺激仪;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培养皿凹槽,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皿凹槽内,待刺激细胞位于培养皿底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刺激装置,其结构合理,利用铂丝固定架将铂丝平行固定,有效保证了电场强度的一致性;固定架的定位功能可使铂丝位于培养皿液面下方的同时不损伤细胞,达到细胞刺激的实验要求;并且利用固定支架固定铂丝,有效降低了铂丝的使用量,降低了实验的成本;多种培养皿凹槽的设计使该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细胞量要求的实验中;固定装置稳定性好,在同一批次实验中避免了反复调节,操作简便,节省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
中国实用新型(CN204259612U)公开了一种实验动物电击刺激装置,属于医学实验器材技术领域。该装置由电击笼、可调变压器、电线与电极组成,电击笼呈金子塔形,电击笼四周为塑料透明罩,上部是电击笼盖,其下部是金属丝制成的网板;在金属丝网板上设有两个电极,两个电极分别通过导线与可调变压器相连。当变压器开关打开时,整个金属丝网板都带电。其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便于操作、易于控制;宜拆宜装,便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动物耳甲部位不易夹持且容易损伤的不足,提供一种动物耳甲电刺激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物耳甲电刺激实验装置,包括电针仪、导线、线夹和夹持装置,所述电针仪包括电源和控制按钮,所述电针仪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导线的一端,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线夹,所述线夹可导通所述导线传输的刺激电信号,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铁片和磁铁,所述铁片通过线夹的夹口弹性夹紧,所述磁铁为一对,所述铁片上吸附有磁铁,所述铁片上的磁铁与另一磁铁对应配合夹紧在动物耳甲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铁片为长3-4cm、宽0.5-0.8cm的圆钝长方形铁片。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铁片的边沿通过砂纸打磨成形。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铁片长方形的四个角设有倒角式圆钝部,所述圆钝部通过砂纸打磨成形。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磁铁呈圆饼形,所述磁铁的直径为0.5-0.8cm。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电源采用移动式供电模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05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羊舍用防山羊斗角的监控装置
- 下一篇:鸡舍粪沟翻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