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检测加工余量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1609.1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0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龙;李敏;胡智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7/00 | 分类号: | B23Q17/00 |
代理公司: | 11438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威壮;孙宝海 |
地址: | 037038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探测杆 观察窗 工装 侧壁 本实用新型 加工余量 轴向滑动 弹性件 抵接 排布 轴向 伸出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检测加工余量的工装。该工装包括:连接部;套管,从所述连接部伸出,侧壁上开设有观察窗;探测杆,包括插入到所述套管内的末端以及位于所述套管外的顶端;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套管内且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末端和所述套管的管底;其中,所述探测杆的侧壁上设置有沿轴向依次排布的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所述探测杆能沿所述套管的轴向滑动,所述探测杆处于所述套管内的不同位置时所述观察窗内显示出不同的标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来说涉及一种机械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加工余量的工装。
背景技术
当前,数控机床及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制造企业广泛应用,数控加工与传统机械加工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用数字信息控制零件和刀具位移,数控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和质量。同时,数控加工对加工余量要求较为严格,加工余量的精确度影响着加工用时、加工质量和刀具寿命。当前数控加工余量检测工具多使用光电式寻边器,但光电式寻边器属于精密检测工具,操作要求严格,操作用时长,特别是在检测不加工面余量时,操作者需要更加谨慎,增加了操作难度和操作用时,降低了加工效率。同时光电式寻边器造价高,测头精度高,触碰过量或操作失误有可能损坏仪器,使用光电式寻边器检测加工余量反而降低了数控加工的效率。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加工余量的工装,其包括:
连接部;
套管,从所述连接部伸出,侧壁上开设有观察窗;
探测杆,包括插入到所述套管内的末端以及位于所述套管外的顶端;
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套管内且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末端和所述套管的管底;
其中,所述探测杆的侧壁上设置有沿轴向依次排布的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所述探测杆能沿所述套管的轴向滑动,所述探测杆处于所述套管内的不同位置时所述观察窗内显示出不同的标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三标识均为色标;
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三标识的颜色均不与所述第二标识的颜色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三标识均构造为环绕所述探测杆且与所述探测杆同轴的圆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测杆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条槽,所述条槽沿探测杆的轴向延伸;
所述工装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套管上且伸入到所述条槽内的限位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管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条槽相对齐的螺孔,所述限位件为拧入所述螺孔的螺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为刀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测杆为直条形的圆杆,所述套管为与所述探测杆同轴的圆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端的轮廓为半球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16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分度头
- 下一篇:一种红外位置反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