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变速箱电动选换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1915.5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9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韩小伟;谷叶水;高正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H61/32 | 分类号: | F16H61/32;F16H63/30;F16H6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许云慧 |
地址: | 241003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变速箱 电动 换挡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箱电动选换挡机构,包括换选挡电机、涡轮、换挡毂、蜗杆和一对同步器齿套;换选挡电机驱动蜗杆带动涡轮转动,涡轮与换挡毂连接以带动换挡毂转动;与换挡毂的轴向方向平行地设有一对拔叉轴,一对同步器齿套分别与换挡拔叉固接且通过一对换挡拔叉活动套设在拔叉轴上;换挡拔叉上朝向换挡毂延伸形成导向柱,导向柱可滑动嵌设在换挡毂表面上对应形成的选换挡导向槽,以使得当换挡毂转动时能够推动换挡拔叉沿拔叉轴往复运动。该自动变速箱电动选换挡机构结构简单,对清洁度要求低;同时,降低了整体运行的能耗,大大缩减了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变速箱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变速箱电动选换挡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在我国的迅速普及,用户对车辆的操纵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配备自动变速箱车辆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自动变速箱系统主要有机械式自动换挡变速箱(AMT)、无级变速箱(CVT)、液力变矩器行星排结构自动变速箱(AT)和双离合自动变速箱(DCT)。这些自动变速箱的共同特点是无需驾驶员干预,由控制单元控制选换挡机构进行自动换挡,降低了驾驶员的操作强度。
CVT和AT通常采用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连接,无离合器系统;而AMT 和DCT都采用传统的离合器摩擦系统与发动机连接。CVT通过液压系统控制压盘移动,实现速比变化;AT采用液压系统实现各挡位的湿式摩擦系统实现挡位选择;AMT和DCT结构类似,除了需要操纵离合器外,还需通过选换挡机构实现挡位选择。因此,AMT和DCT自动变速箱,需要离合器和选换挡的自动化,通过控制单元来实现速比的自动选择。
但是,AMT和DCT自动变速箱自动选换挡机构,目前主要采用液压电磁阀系统控制和电液控制来实现。其主要存在以下弊端:1、液压控制系统需要油泵将系统油压维持在一个特定的水平,因此,即使无换挡需求的情况下,油泵也需保持运转来补偿系统的泄漏,从而将系统油压维持在特定水平,能耗较高;2、液压控制系统结构复杂,设计困难,对液压油的清洁度要求高,对装配环境要求较高,需要无尘空间,成本高;3、电液控制系统从设计上避免了液压控制阀的复杂结构,降低了对液压系统清洁度的要求,但是需要密封件来防止泄漏,维护成本高。
因此,急需要提供一种新的自动变速箱电动选换挡机构来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变速箱电动选换挡机构,该自动变速箱电动选换挡机构结构简单,对清洁度要求低;同时,降低了整体运行的能耗,大大缩减了维护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变速箱电动选换挡机构,包括换选挡电机、涡轮、换挡毂、蜗杆和一对同步器齿套;其中,
换选挡电机驱动蜗杆带动涡轮转动,涡轮与换挡毂连接以带动换挡毂转动;
与换挡毂的轴向方向平行地设有一对拔叉轴,一对同步器齿套分别与换挡拔叉固接且通过一对换挡拔叉活动套设在拔叉轴上;
换挡拔叉上朝向换挡毂延伸形成导向柱,导向柱可滑动嵌设在换挡毂表面上对应形成的选换挡导向槽,以使得当换挡毂转动时能够推动换挡拔叉沿拔叉轴往复运动。
优选地,涡轮与换挡毂之间的连接为硬连接。
优选地,涡轮和/或蜗杆具有自锁功能。
优选地,换挡拔叉与同步器齿套连接处形成弧形件。
优选地,弧形件的圆弧角度大于180°。
优选地,换挡拔叉为一体成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19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配方颗粒袋包装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分搭建的临时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