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吸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3358.0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6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汉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汉钦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尚欣 |
地址: | 5324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吸痰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使用吸痰器,包括吸痰管、吸痰管连接管、活塞组件、把手、移动扳机、可伸缩螺纹储痰容器,吸痰管中部设有内封壁将吸痰管分隔成前空腔和后吸痰腔,吸痰管连接管横向设置于前空腔内并穿过内封壁与后吸痰腔连通,吸痰管连接管与后吸痰腔连通的端口设有只进单向活瓣,可伸缩螺纹储痰容器设置于前空腔下部并通过痰液排出管穿过内封壁与后吸痰腔连通,痰液排出管与后吸痰腔连通的端口设有只出单向活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携性强,通过移动扳机的设置便于带动活塞组件移动,通过只出单向活瓣、只进单向活瓣的设置能够保证痰液更好的收集,通过可伸缩螺纹储痰容器的设置能够增加痰液的收集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痰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次性使用吸痰器。
背景技术
临床护理过程中,许多病人不能自行咳痰,需要人工辅助吸痰,以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在医院临床护理、急救过程中一般使用电动吸痰器,不但成本高、笨重而不便于携带,更严重的是必须依赖电源才能工作,这样对户外开展抢救带来不便,也不适于广泛使用,但是现有的手动吸痰器结构复杂,集痰效果不佳,并且不易清洗、消毒,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次性使用吸痰器,包括吸痰管、吸痰管连接管、活塞组件、把手、移动扳机、可伸缩螺纹储痰容器,所述吸痰管中部设有内封壁将吸痰管分隔成前空腔和后吸痰腔,所述吸痰管连接管横向设置于前空腔内并穿过内封壁与后吸痰腔连通,所述吸痰管连接管与后吸痰腔连通的端口设有只进单向活瓣,所述只进单向活瓣导通从吸痰管连接管至后吸痰腔方向,所述可伸缩螺纹储痰容器设置于前空腔下部并通过痰液排出管穿过内封壁与后吸痰腔连通,所述痰液排出管与后吸痰腔连通的端口设有只出单向活瓣,所述只出单向活瓣导通从后吸痰腔至痰液排出管方向,所述活塞组件设置于后吸痰腔内,所述移动扳机与活塞组件连接并设置于把手上部,所述活塞组件可在移动扳机的推动下沿后吸痰腔移动,所述移动扳机内设有复位弹簧。
作为改进,所述活塞组件包括与后吸痰腔内壁配合设置的前活塞、与前活塞连接的内活塞带动杆以及设置于内活塞带动杆末端的活塞柄,所述移动扳机顶部设置于吸痰管两侧并通过外活塞带动杆与活塞柄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可伸缩螺纹储痰容器顶部还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前空腔底部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可伸缩螺纹储痰容器外侧设有竖向储痰容器放置腔。
作为改进,所述竖向储痰容器放置腔底部设有出口。
作为改进,所述把手顶部设有与移动扳机对应的扳机移动腔。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携性强,能够满足不同场合吸痰操作的使用,通过移动扳机的设置便于带动活塞组件移动,通过只出单向活瓣、只进单向活瓣的设置能够保证痰液更好的收集,通过可伸缩螺纹储痰容器的设置能够增加痰液的收集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吸痰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吸痰管,101、前空腔,102、后吸痰腔,2、吸痰管连接管,3、活塞组件,301、前活塞,302、内活塞带动杆,303、活塞柄,4、把手,5、移动扳机,6、可伸缩螺纹储痰容器,7、内封壁,8、只进单向活瓣,9、痰液排出管,10、只出单向活瓣,11、复位弹簧,12、排气管,13、竖向储痰容器放置腔,14、扳机移动腔,15、外活塞带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汉钦,未经黄汉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33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