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干盘管的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4923.5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1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彭伟东;麦润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捷达莱堡通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F28F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曾嘉仪;徐朝荣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干盘管 排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干盘管的排水结构,该排水结构用于承接干盘管的积水,干盘管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排水结构包括水盘、排水管以及环形导流板,水盘开设有接水槽,排水管的入口与接水槽连通,环形导流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环形顶板、环形斜板以及环形底板,环形斜板由与环形顶板连接的一端朝向与环形底板连接的一端向内倾斜,环形顶板用于与干盘管的外侧壁连接,环形底板与接水槽的槽壁连接,以使接水槽的顶部开口形成上端口径大下端口径小的第一阶梯槽。可以避免从干盘管的出水孔排出的废水外流的同时,还可起到导流的作用,从而可以快速地将从干盘管的出水孔排出的废水收集至接水槽,提高该水盘的排水效率,排水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干盘管的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干盘管为冷暖设备中的末端设备,主要用来进行本地的热交换,在冬季供暖时没有干湿之分,只有在夏季供冷时有干湿之分。所谓干盘管是指盘管的热交换只有显热交换,没有潜热交换,干盘管是通过控制冷冻水供水温度来实现的,即使供水温度高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使室内空气在温度下降过程中,所含水蒸汽不凝结成水。
在冷暖设备运行过程中,干盘管的底部会排出废水,为便于收集和排出从干盘管排出的废水,通常会在干盘管的底部悬挂一个水盘,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通过悬挂的方式将水盘设于干盘管上,干盘管的底部与水盘的顶部之间留有缝隙,导致干盘管的底部的废水容易沿干盘管的侧壁流出,难以实现干盘管的废水的完全收集,而且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水盘的接水槽为直槽,导致废水的收集效率较低,排水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干盘管的排水结构,可以避免从干盘管的出水孔排出的废水外流的同时,还可起到导流的作用,从而可以快速地将从干盘管的出水孔排出的废水收集至接水槽,提高该水盘的排水效率,排水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干盘管的排水结构,该排水结构用于承接干盘管的积水,干盘管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所述排水结构包括水盘、排水管以及环形导流板,所述水盘开设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的开口与所述出水孔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入口与所述接水槽连通,所述环形导流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环形顶板、环形斜板以及环形底板,所述环形斜板由与所述环形顶板连接的一端朝向与所述环形底板连接的一端向内倾斜,所述环形顶板用于与所述干盘管的外侧壁连接,所述环形底板与所述接水槽的槽壁连接,以使所述接水槽的顶部开口形成上端口径大下端口径小的第一阶梯槽。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槽的底壁设有第二阶梯槽,所述第二阶梯槽的第一端高于第二端,所述第二阶梯槽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通过斜面连接,且所述排水管的入口设于所述第二阶梯槽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支撑干盘管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设于所述接水槽中,且所述支撑条与所述接水槽的底壁之间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水盘的底部设有底架,所述底架的投影凸出于所述水盘的投影。
进一步地,还包括L形连接码,所述L形连接码的第一端与所述水盘的侧壁连接,所述L形连接码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架的顶面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接水槽的顶部开口上设置环形导流板,该环形导流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环形顶板、环形斜板以及环形底板,其中,环形斜板由与环形顶板连接的一端朝向与环形底板连接的一端向内倾斜,以能够在接水槽的顶部开口形成上端口径大下端口径小的第一阶梯槽,避免从干盘管的出水孔流出的废水外流的同时,还可起到导流的作用,从而可以快速地将从干盘管的出水孔流出的废水收集至接水槽,提高该水盘的排水效率,排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捷达莱堡通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捷达莱堡通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49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稳定效果的机加工工件传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加热管的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