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养殖尾水颗粒物去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5766.X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9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娟;文国樑;徐煜;曹煜成;徐武杰;杨铿;苏浩昌;许云娜;徐创文;洪敏娜;孙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C02F9/02;A01K63/04;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王储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 颗粒 去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尾水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养殖尾水颗粒物去除装置,包括过滤箱和立式沉淀箱,过滤箱一侧通过水管连接有立式沉淀箱,过滤箱内腔顶部活动安装有打捞框,过滤箱另一侧安装有转台,转台顶部表面转动安装有转盘,转盘顶部焊接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一侧通过转轴安装有收卷轴,且收卷轴位于过滤箱顶部,收卷轴表面卷绕有钢丝绳;本实用新型通过收卷轴一端电机转动使其收卷钢丝绳将打捞框吊起来,然后转盘底部的电机带动转盘转动使其支撑架转动将打捞框移动一侧然后下放下来处理杂质,这样使其杂质的除去轻松方便且快速,使清理轻松方便效率高降低打捞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尾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殖尾水颗粒物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海水池塘养殖是目前我国沿海一带海水养殖业中最主要的一种养殖方式,是人们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海水养殖的对象主要是鱼类、蟹类、虾类等动物。在养殖的过程中,水体中不但会有残饵、排泄物、生物尸体等有毒有害的有机物质大量积累,而且还会积累大量的有毒有害无机物,如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等,因此需要对水源当中的杂质进行去除。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杂质出去装置结构过于简单,杂质去除效果不好;2、过滤去除的杂质需要人工进行打捞处理,清理费时费力,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养殖尾水颗粒物去除装置,一号过滤网和二号过滤网对尾水进行双重过滤杂质,使其杂质停留在打捞框的内腔,然后收卷轴一端电机转动使其收卷钢丝绳将打捞框吊起来,然后转盘底部的电机带动转盘转动使其支撑架转动将打捞框移动一侧然后下放下来处理杂质,这样使其杂质的除去轻松方便且快速,使清理轻松方便效率高降低打捞成本。一号锥形槽、二号锥形槽和三号锥形槽的设置使其水源在阶梯沉淀池内腔可以逐步进行沉淀,使其分层沉淀效果更加,使其杂质去除效果更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养殖尾水颗粒物去除装置,包括过滤箱和立式沉淀箱,所述过滤箱一侧通过水管连接有立式沉淀箱,所述过滤箱内腔顶部活动安装有打捞框,所述打捞框(3)正上方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立式沉淀箱另一侧通过溢水管连接有阶梯沉淀池,所述阶梯沉淀池内腔固定设有一号锥形槽,所述一号锥形槽一侧连接有二号锥形槽,所述二号锥形槽一侧连接有三号锥形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升降机构包括依次衔接的转台、转盘、支撑架、收卷轴以及钢丝绳,所述转台安装在所述过滤箱一侧,所述转台顶部表面转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顶部焊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一侧通过转轴安装有收卷轴,且收卷轴位于过滤箱顶部,所述收卷轴表面卷绕有钢丝绳,且钢丝绳底端与打捞框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除杂质的尾水进入过滤箱内腔的打捞框的第一个隔离区当中,由于打捞框设置为下坡形式的,所以尾水首先经过一号过滤网进行过滤后流淌到一号过滤网与二号过滤网之间然后穿过二号过滤网,最后经过过滤后的水经过水泵抽送到立式沉淀箱内腔底部,这样一号过滤网和二号过滤网对尾水进行双重过滤杂质,使其杂质停留在打捞框的内腔,然后收卷轴一端电机转动使其收卷钢丝绳将打捞框吊起来,然后转盘底部的电机带动转盘转动使其支撑架转动将打捞框移动一侧然后下放下来处理杂质,这样使其杂质的除去轻松方便且快速,使清理轻松方便效率高降低打捞成本;水源经过在立式沉淀箱内腔沉淀一定时间后,杂质从鹅软石框当中的鹅软石缝隙当中排到底部的一号淤泥槽内腔,最终经过排泥管阀排放出去,立式沉淀箱内腔顶部沉淀较干净的水源从溢水管流淌到阶梯沉淀池内腔当中,然后逐步进入一号锥形槽、二号锥形槽和三号锥形槽,首先水源缓慢的进入一号锥形槽内腔,直达溢满流入到一侧二号锥形槽内腔,然后二号锥形槽内腔溢满后流入一侧三号锥形槽,只有顶部的水源才能溢出来,顶部的水源杂质沉淀到底部的二号淤泥槽内腔,然后经过排泥管阀排出,所以一号锥形槽、二号锥形槽和三号锥形槽的设置使其水源在阶梯沉淀池内腔可以逐步进行沉淀,使其分层沉淀效果更加,使其杂质去除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57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