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对中道岔转换阻力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6046.5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3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英泰和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圈 动作拉杆 叉形 销孔 切面 感应方向 柱形销 道岔转换阻力 传感器 接触区 重合 侧壁 孔壁 本实用新型 合力方向 周向设置 阻力检测 道岔 减小 绕柱 垂直 施加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对中道岔转换阻力传感器,包括柱形销和感应圈,感应圈绕柱形销的周向设置,柱形销插入叉形铁和动作拉杆的销孔时,感应圈位于叉形铁的销孔和/或动作拉杆的销孔内;感应圈沿其作用力感应方向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具有第一切面以在感应圈上与第一切面相邻的两个侧壁形成两个力接触区,第一切面与感应圈的作用力感应方向垂直,动作拉杆对叉形铁施加作用力时,两个力接触区与叉形铁和/或动作拉杆的销孔的孔壁接触。从而有效减小感应圈与叉形铁以及动作拉杆的销孔的孔壁接触面积,在动作拉杆的作用力下,使动作拉杆通过柱形销作用在叉形铁上的合力方向与感应圈的作用力感应方向重合或接近重合,有效提高道岔各项转换阻力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养护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对中道岔转换阻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铁路列车运行过程以及进站或出站时,需要转换到不同的轨道上运行。轨道的转换处设置有道岔,通过转辙机可以自动实现道岔的转换从而保证列车安全、高效运行。
而道岔在工作较长时间后,由于路基或其他原因会导致道岔的转换阻力增大,而转辙机的作用力有限,道岔阻力增大后会影响转辙机正常工作,最终导致道岔转换异常,影响到行车安全。道岔转换包括解锁、转换、锁闭三个过程,为了保证列车的行车安全,需要定期检测道岔的工作的各种力学参数,具体包括锁闭状态下的静态力、道岔正常转换时的阻力、转辙机最大输出力(摩擦力)、尖轨在解锁后的反弹力、转换过程的摩擦力以及转换过程的卡阻力。这些力学参数的值与道岔的运行状况直接相关,道岔的许多故障也与这些力学参数关联。因此,通过定期测量这些力学参数来了解和掌握道岔工作情况,并在道岔转换阻力超出正常范围时,对道岔以及路基进行相应的检修从而使道岔转换阻力恢复到正常范围。
目前,转辙机的动作拉杆与道岔的叉形铁连接从而拖动道岔转换,动作拉杆通过连接销与叉形铁连接,检测道岔转换阻力时,将连接销拔出,在转辙机的动作拉杆和道岔的叉形铁的连接部位的销孔内插入道岔转换阻力传感器,该传感器形状与连接销类似,通过该传感器即可检测到转辙机拉动道岔时的阻力大小。
现有的道岔转换阻力传感器具有特定的作用力检测方向,该方向一般为传感器特定的直径方向,而传感器上的感应圈的外径与动作拉杆或叉形铁的销孔的内径非常接近,从而使感应圈与动作拉杆或叉形铁的销孔很难实现点接触,加之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在安装或测试过程中晃动,很难将传感器的作用力检测方向与动作拉杆和叉形铁之间的作用力方向对准,因此检测到的作用力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影响道岔转换阻力检测的准确性,最终对检修工人的检修施工造成错误判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对中道岔转换阻力传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道岔转换阻力传感器存在检测方向偏差而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对中道岔转换阻力传感器,包括:柱形销,用于穿设在铁路道岔的叉形铁的销孔与转辙机的动作拉杆的销孔内;感应圈,感应圈绕柱形销的周向设置,柱形销插入叉形铁的销孔和动作拉杆的销孔时,感应圈位于叉形铁的销孔和/或动作拉杆的销孔内;其中,感应圈沿其第一预设直径方向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具有第一切面以在感应圈上与第一切面相邻的两个侧壁形成两个力接触区,动作拉杆对叉形铁施加作用力时,两个力接触区与叉形铁和/或动作拉杆的销孔的孔壁接触;第一预设直径方向为感应圈的作用力感应方向,第一切面与第一预设直径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感应圈为多个,多个感应圈沿柱形销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其中,柱形销插入叉形铁和动作拉杆的销孔内时,多个感应圈分别位于叉形铁和动作拉杆的销孔内。
进一步地,各个感应圈包括第一感应圈;其中,柱形销插入叉形铁和动作拉杆的销孔内时,第一感应圈位于叉形铁的销孔内。
进一步地,各个感应圈还包括第二感应圈;其中,柱形销插入叉形铁和动作拉杆的销孔内时,第二感应圈位于动作拉杆的销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英泰和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英泰和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6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