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轴承温度传感器电缆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7273.X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9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勇;许寒冰;林鋆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B17/00 | 分类号: | B63B17/00;H02G3/04 |
代理公司: | 31227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管 艉管 温度传感器 前轴承座 电缆 圆弧段 圆弧过渡段 穿出孔 轴承温度传感器 船舶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安装结构 技术难题 由外向内 最小弯曲 贯通孔 紧固件 前衬套 前轴承 直管段 平滑 壁部 穿出 穿入 穿装 接续 锁定 船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的一种船舶轴承温度传感器电缆的安装结构,包括如下部分:保护铜管,温度传感器电缆穿入保护铜管内;形成于艉管前轴承座(或前衬套,下同)上的、贯通孔结构的穿出孔,保护铜管通过穿出孔穿出艉管前轴承座;以及用于将保护铜管锁定安装在艉管前轴承座上的紧固件;其中,保护铜管的直管段、圆弧过渡段、圆弧段由外向内依次平滑接续,圆弧段一端插入前轴承壁部的穿装凹槽之内,圆弧过渡段、圆弧段的半径尺寸均大于温度传感器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解决了因艉管前端内部空间狭小而致温度传感器电缆穿不出艉管的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设置在船舶艉管位置的轴承温度传感器电缆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艉管是船舶轴系里的一个部件,固定在船体尾部,使艉轴通过并装有密封与支承轴承的管段。尾轴、轴承、艉管前轴承座(或前衬套)由内向外布置且同轴,在使用时,尾轴承会产生较高的温度,需要及时测量尾轴承的温度,因此,需要在尾轴承上布置温度传感器并设置能够容纳温度传感器电缆穿出的穿装凹槽,前轴承同样设置穿装凹槽,使得温度传感器电缆能够穿越整个艉管并接到机舱集控室的控制系统中,以便传递温度数据。
但是,现有船舶当艉管内部空间不能满足温度传感器电缆(电缆导管材料性能限制,弯曲半径较大)穿出艉管时,往往采用的方案是修改艉管来增加内部空间,以便电缆穿出,或则修改电缆材质,来降低其弯曲半径。
增加艉管内部空间,势必造成艉管外部尺寸增大,增加材料费,增加生产时间;修改电缆导管材质,一般不是设备的标配,需提前通知设备商,供货周期长,价格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轴承温度传感器电缆的安装结构,解决了因艉管前端内部空间狭小而致温度传感器电缆穿不出艉管的技术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船舶轴承温度传感器电缆的安装结构,包括如下部分:
保护铜管,温度传感器电缆穿入保护铜管内;
形成于艉管前轴承座上的、贯通孔结构的穿出孔,所述保护铜管通过穿出孔穿出艉管前轴承座;以及
用于将保护铜管锁定安装在艉管前轴承座上的紧固件;
其中,所述保护铜管包括如下部分:
穿入穿出孔的直管段;
圆弧过渡段;以及
处于艉管前轴承座内腔的圆弧段;
其中,所述直管段、圆弧过渡段、圆弧段由外向内依次平滑接续,所述圆弧段一端插入前轴承壁部的穿装凹槽之内,所述圆弧过渡段、圆弧段的半径尺寸均大于温度传感器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母套结构的六角接头,所述六角接头将保护铜管的直管段锁定在艉管前轴承座上,艉管前轴承座设有容纳六角接头的凹槽以及对接螺孔,所述凹槽、对接螺孔、穿出孔由外向内依次接通,所述凹槽的开口侧朝外,所述六角接头套装在保护铜管的直管段上,且所述六角接头内壁与直管段外壁螺纹配合,所述六角接头外壁一段与对接螺孔螺纹配合。
进一步地,艉管前轴承座内壁至少安装有一个用于固定并支撑保护铜管的管子托架。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铜管的圆弧段的圆心处于尾轴的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直管段、圆弧过渡段、圆弧段的轴线共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72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设备安装用预装支架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船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