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的便携式无叶送风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8751.9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0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邹佳伶;王苏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半导体 制冷 便携式 送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的便携式无叶送风器,由环形无叶风扇头和与之连通的基座构成;所述环形无叶风扇头的内侧设有出风口;所述基座为筒状结构,所述基座内设有第一风扇、控制器、半导体制冷片和电池;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对应环形无叶风扇头一侧,半导体制冷片的热面紧密粘合石墨烯散热片;所述基座下部设有多个进风口将环境中的空气吸入并使基座内部形成负压。本实用新型将制冷部分加入传统风扇,在避免高速风带来的不适感情况下便可满足负荷需求,利用石墨烯薄片代替传统的散热模块,散热效果好且更加的轻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风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的便携式无叶送风器。
背景技术
传统风扇通过增大风速增强人体与周围环境的综合对流换热系数,以达到提高换热的目的,但较高的风速易引起人体的热不舒适感。而半导体片热面的发热较大,需及时散热才能保持其正常工作,传统使用的散热块较大,不够便捷。
夏季用户难免身处室外,因此对便携送风装置有一定的需求。但由于半导体制冷片热面散热的需求,散热模块笨重不够轻便。因此,设计一款既能在室外使用又能给人带来清凉的便携空调,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如何解决降低送风温度达到避免不适的吹风感,以及解决散热模块笨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的便携式无叶送风器,由环形无叶风扇头和与之连通的基座构成;所述环形无叶风扇头的内侧设有出风口;所述基座为筒状结构,所述基座内设有第一风扇、控制器、半导体制冷片和电池;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对应环形无叶风扇头一侧,半导体制冷片的热面紧密粘合石墨烯散热片;所述基座下部设有多个进风口,将环境中的空气吸入并使基座内部形成负压;所述基座内还设有控制面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对送出的空气进行预冷,加大送出的空气与皮肤表面的温差,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可减小综合对流换热系数,从而避免吹风感带来的用户不适。而且,采用了环形扇头环形无叶风扇头,相比传统的扇叶结构,由于没有扇叶转动干扰,产生的风比由扇叶转动而产生的风更加柔顺,没有扇叶的设计也更加安全,提升了使用者的舒适感和体验感。采用轻薄的石墨烯散热片代替传统的铝块或者铜块散热块,并辅以小型塑料风扇散热,在满足散热强度的前提下使其体积和质量大大减小,并且散热效果好且更加的轻便,做到了真正的便携。
进一步,所述电池设于由蓄冷盘丝缠绕的定位腔内,该蓄冷盘丝的一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紧密贴合,将四周吸进的空气进行冷却;另一端固定在基座内靠近第一风扇的一端上。这样,半导体制片制冷后将蓄冷盘丝冷却,从而使进入的空气在通过被冷却的蓄冷盘丝时降温,使送出的空气与皮肤的温差增大。
进一步,所述石墨烯散热片的下方配第二风扇对其散热。半导体制冷片的热面产生热量时能够被石墨烯散热片及时的带走,并通过第二风扇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从而确保半导体制冷片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紧密贴合为通过导热硅脂连接。导热硅脂的使用温度宽泛,且具有良好的导热或导冷性能,能够使能量的传递更快速。
进一步,所述蓄冷盘丝为铜丝或铝丝。铜丝或铝丝的倒热系数较大,能够更快的将蓄冷盘丝的热量传递给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从而更快的被冷却。
进一步,所述基座位于第一风扇与半导体制冷片之间的内侧面上设有隔热层,能够有效防止冷量的散失,延长使用时间。
进一步,所述基座为圆筒结构或多边形结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87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冰箱的模块化通用送风装置和冰箱
- 下一篇:一种可微调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