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红外测距探测的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9667.9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2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恩逸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B60L53/66;G08G1/16;G08B2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测距 探测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红外测距探测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安装在充电桩主体底部的充电线、安装在充电线端部的充电枪、用于电网与充电桩主体电性连接的电缆和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充电桩的工作,所述充电桩主体上设置有主面板,且主面板上安装有充电桩屏幕,充电桩屏幕的下方设置有磁卡感应区,所述主面板底部安装有红外测距仪,通过设置步进电机、螺杆和滑块,使得螺杆带动滑块在滑轨上滑动,从而带动充电桩主体与车辆间保持有安全距离,并通过报警喇叭发出警报,提醒驾驶人停车,避免了出现车辆离充电桩过远,充电线长度不够或车辆离充电桩过近而撞到充电桩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红外测距探测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国家鼓励和重点扶持的行业,电动车充电桩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车辆占用电动车充电车位并撞坏充电桩的事情时有发生,给电动车主停车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增加了充电桩的维修率,电动车位上车辆距离识别是电动车运营智能管理的重要部分。
现有的充电桩在使用时存在一些弊端,车辆在倒车到停车位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充电桩的事故,造成车辆和充电设备的双重损坏,还会出现车辆倒车的位置离充电桩距离过远,使得驾驶员在使用充电桩时会使劲拉伸充电线,以便充电枪能够插入到充电口内,容易损坏充电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红外测距探测的充电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测距探测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安装在充电桩主体底部的充电线、安装在充电线端部的充电枪、用于电网与充电桩主体电性连接的电缆和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充电桩的工作,所述充电桩主体上设置有主面板,且主面板上安装有充电桩屏幕,充电桩屏幕的下方设置有磁卡感应区,所述主面板底部安装有红外测距仪,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立柱的一端,所述立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滑块上,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上,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滑块上螺纹贯穿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端部通过联轴器连接在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步进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步进电机旋转时可带动螺杆一同转动,进而使得螺杆带动滑块在滑轨上滑动,调节车辆与充电桩主体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撞气囊,所述防撞气囊连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立柱的后侧面,气缸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U型支架为中空结构,所述电缆活动贯穿U型支架并与地下的电网连接,当立柱向U型支架的方向移动时,此时气缸会被压缩,气缸内的气体被压入防撞气囊内,在车辆撞击立柱时防撞气囊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车辆和立柱的损伤。
优选的,所述电缆为拖链电缆,以便于保护电缆,避免电缆在充电桩主体移动时受损。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报警喇叭,所述报警喇叭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当步进电机启动时,控制器同时控制报警喇叭发出警报,提醒驾驶人停车。
优选的,充电桩主体的右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悬挂充电枪的悬挂器,便于充电枪的悬挂。
优选的,悬挂器包括防护罩、绝缘橡胶圈和电动伸缩杆,所述防护罩固定安装在充电桩主体上,防护罩为下端开口的中空结构,防护罩内固定连接有绝缘橡胶圈,绝缘橡胶圈用于提高防护罩的密封性,所述绝缘橡胶圈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与防护罩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充电枪活动连接,电动伸缩杆由控制器控制,报警喇叭响起后,同时步进电机停止转动后,此时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收缩,使得电动伸缩杆与充电枪脱离,解除对充电枪的限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恩逸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恩逸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96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漆回收及皮带自动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尘防水的通信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