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固软土地基的注浆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0999.9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6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E02D5/52;E02D5/72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固 土地 注浆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固软土地基的注浆桩,包括桩体和桩体下端的桩头,桩体由主桩体以及至少三个侧桩体构成,侧桩体均与主桩体侧壁固接,三个侧桩体的内部均开设有注浆管,注浆管的出浆孔位于侧桩体外壁;桩头由主倒锥体头以及至少三个侧倒锥块构成,三个侧倒锥块均与主倒锥体头固接,并且三个侧倒锥块的顶面与侧桩体底面固接,侧倒锥块的顶面为内凹的圆弧面,其低端与主桩体连接,其高端位于外侧,三个侧桩体的底端均与主倒锥体头的底部连接,异形桩体增大摩擦力,异形桩头能轻易压入土中,直接一边压装一边注浆,可节省工时,摩擦力增大,提升注浆桩的稳定性,从而可以提高承载力,而且侧倒锥块顶面类似于内凹弯钩,可以抗拔,防止注浆桩上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固软土地基的注浆桩。
背景技术
软土是一类土的总称,主要分类包括软黏性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上和泥炭等,有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渗透性小的特点。软土在我国分布范围广泛,主要位于沿海、平原地带、内陆湖盆、洼地及河流两岸。软土工程性质差,一般需要地基处理才可以在上面进行工程施工。对于存在较厚软弱土层或可作为持力层的土层较深时,现一般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在土体内部形成固结体以增加承载力,或是地基采用摩擦桩的形式提高软土的强度。
然而,前加固软土方法需要的设备较多,工时较长;后加固软土方法,在施工后期由于土体滑移,可能导致摩擦桩上浮、转动的情况出现,出现承载力下降,建筑发生不均匀沉降,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固软土地基的注浆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固软土地基的注浆桩,包括桩体,以及固接在所述桩体下端的桩头,所述桩体由主桩体以及至少三个侧桩体构成,三个所述侧桩体均与所述主桩体侧壁固接,且三个所述侧桩体与所述主桩体部分重合,三个所述侧桩体的内部均开设有注浆管,所述注浆管的注浆管口位于所述侧桩体顶端,所述注浆管的出浆孔分布在所述侧桩体外壁上并邻近所述桩头;所述桩头由主倒锥体头以及至少三个侧倒锥块构成,所述主倒锥体头固接在所述主桩体的下端,三个所述侧倒锥块均与所述主倒锥体头的外壁固接,并且三个所述侧倒锥块的顶面分别一一与三个所述侧桩体底面固接,所述侧倒锥块的顶面为内凹的圆弧面,而且圆弧面的低端位于内侧并与所述主桩体连接,其高端位于外侧,三个所述侧桩体的底端均与所述主倒锥体头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桩体和所述侧桩体均为圆柱体结构,圆柱形所述侧桩体的直径小于所述主桩体的直径,三个所述侧桩体围绕所述主桩体呈等间距间隔分布,并且三个圆柱形结构的所述侧桩体的圆心连接后构成一个正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侧桩体内的注浆管呈“L”型结构,并且注浆管口的圆心与所述侧桩体的圆心为同心分布,三个所述侧桩体顶面的注浆管口圆心连接后构成一个正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侧倒锥块的顶面与所述桩体之间的夹角为60°~80°;所述侧倒锥块圆弧面的高端的点与其此圆弧面圆心连接形成一条直线,该直线与所述桩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60°。
进一步地,所述侧倒锥块的外侧面为外凸的圆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09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