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快速搭建河道物理模型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2588.3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7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范子武;乌景秀;邓瞾;刘国庆;贾本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1/02 | 分类号: | E02B1/02 |
代理公司: | 11530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汪浩 |
地址: | 21009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装配式 外部控制系统 快速组装 物理模型 电动三通阀门 物理模拟装置 物理模型建立 本实用新型 气动伸缩杆 多次利用 模拟装置 上下升降 传统的 省时 省力 装配 组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快速搭建河道物理模型的装置,属于装配式河道模型领域。一种装配式快速搭建河道物理模型的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多个单体河道模拟装置快速组装装配可以快速的组成一个通过外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的河道物理模拟装置,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外部控制系统控制多个电动三通阀门从而可以完成气动伸缩杆的上下升降,从而可以达到快速组建河道的目的,并且该装置具有可以快速组装的特性,相比较于传统的物理模型建立,提高建立速度,减少建立成本,省时省力,还能进行多次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属于装配式河道模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快速搭建河道物理模型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河道物理模型建立时,首先根据河道地形图,画出河道中心线和横断面,然后获取横断面的高程,通过薄木板加工形成各个横断面形状,之后在实验室内进行放线,确定该河道的中心线和横断面,再把断面薄板固定在位置上,最后用砖块、水泥砂浆等,参照断面薄板,做出河道的地形出来,这种物理模型的建立,费时费力,施工速度慢,还浪费材料,出现错误还不好纠正,无法有效的提高模型搭建工作效率。
现有的一种装配式快速搭建河道物理模型的装置,无法快速的进行装配,并且装配大小不可以随意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快速的进行装配,并且装配大小不可以随意变化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快速搭建河道物理模型的装置解决无法快速的进行装配,并且装配大小不可以随意变化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快速搭建河道物理模型的装置,包括:单体模拟河道装置,所述装置主体由多个单体模拟河道装置组成,所述单体模拟河道装置包括:模拟河道外壳、上支撑底座和下支撑底座,所述上支撑底座下端与下支撑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底座和下支撑底座内侧中部通过分隔板设置有进气缓冲室和排气缓冲室,所述上支撑底座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三通阀门,所述电动三通阀门与外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电动三通阀门T型上端出口与气动伸缩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动伸缩杆上端外部活动套接有模拟河道外壳,所述电动三通阀门T型下端左右两侧出口分别与进气缓冲室和排气缓冲室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缓冲室和排气缓冲室中固定安装有进排气装置和进排气固定装置。
优选地,所述进排气装置包括:进气螺纹管、限位螺栓、固定螺栓、轴承和转向管,所述进气缓冲室内部前侧和排气缓冲室内部后侧与固定螺栓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内孔壁与轴承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内壁与进气螺纹管后侧固定连接,所述进气螺纹管后侧靠前与限位螺栓内孔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后侧与转向管前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进排气固定装置包括:内螺纹固定管、弹簧套管、弹簧、密封板、密封环和透气外管,所述内螺纹固定管后端与进气缓冲室内部后侧和排气缓冲室内部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内螺纹固定管外部环形分布有多个弹簧套管,所述弹簧套管与进气缓冲室内部后侧和排气缓冲室内部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管内部活动套接有弹簧一端,所述弹簧另一端与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靠外一侧与透气外管靠内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透气外管靠内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密封环,所述透气外管靠外一端活动套接在内螺纹固定管内部,所述内螺纹固定管内部与进气螺纹管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进气缓冲室内部中侧固定安装有气体缓冲挡板。
3.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25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坡面可变角度的防波堤模型及其实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河道闸下游拦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