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大米储藏包装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4447.5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8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宜锋;李先玉;肖榕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粮油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D30/08 | 分类号: | B65D30/08;B65D33/06;B65D33/04;B65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2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袋体 提拉装置 包装袋 固定孔 穿孔 提拉 把手 食品包装领域 本实用新型 便于运输 侧面设置 袋体开口 交通工具 开口袋体 开口相对 观察窗 压缩孔 减小 搬运 开口 大米 体内 压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大米储藏包装袋。包括具有开口袋体,袋体的一侧面上设有观察窗和压缩孔,袋体的另一侧面上设有提拉装置,提拉装置包括固定孔和提拉把手,固定孔固定安装在另一侧面上,所述提拉把手固定安装在固定孔上,袋体开口相对的端部上设有穿孔,且所述开口与开口相对的端部之间的连接边上设有穿孔。通过在袋体的一侧面设置提拉装置,有利于搬运包装袋,通过在袋体的一侧面上设置压缩口,有利于将袋体内的空气吸出来,减小袋体的体积,通过在袋体上设置穿孔,有利于将包装袋固定在交通工具上,便于运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大米储藏包装袋。
背景技术
编织袋是一种常见的包装袋,一般是以塑料为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后,再经编织后得到。在包装运输过程中,编织袋主要受到包装物体的重力作用一直呈受拉状态,由于编织采用纵横交错传递,使得编织袋具有了良好的抗拉性及防刺穿性能,不会轻易的破裂,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编织袋的力学强度低,容易破损,使用寿命短;同时,圆柱形的编织袋搬运不方便,费工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运输和使用寿命长的大米储藏包装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式大米储藏包装袋,包括具有开口袋体,所述袋体的一侧面上设有观察窗和压缩孔,所述袋体的另一侧面上设有提拉装置,所述提拉装置包括固定孔和提拉把手,所述固定孔固定安装在另一侧面上,所述提拉把手固定安装在固定孔上,所述袋体开口相对的端部上设有穿孔,且所述开口与开口相对的端部之间的连接边上设有穿孔,所述袋体从里到外依次设有保护层、防水层和印刷层。
上述便携式包装袋中,所述固定孔沿袋体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
上述便携式包装袋中,所述观察窗相对于压缩口更靠近袋体的开口设置。
上述便携式包装袋中,所述提拉把手横向长度为5~8cm。
上述便携式包装袋中,所述观察窗采用钢化玻璃的材质,面积为8~10cm2,且在所述观察窗的边框上设有塑料薄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袋体的一侧面设置提拉装置,有利于搬运包装袋,通过在袋体的一侧面上设置压缩口,有利于将袋体内的空气吸出来,减小袋体的体积,通过在袋体上设置穿孔,有利于将包装袋固定在交通工具上,便于运输,通过袋体从里到外依次设置保护层、防水层和印刷层,有利于提高包装袋的使用寿命,避免包装袋被外物划破,影响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大米储藏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大米储藏包装袋的后视图。
标号说明:
100、袋体;110、观察窗;120、压缩孔;130、提拉装置;131、固定孔;132、提拉把手;140、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在袋体的一侧面设置提拉装置和穿孔,有利于搬运包装袋。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大米储藏包装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粮油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福建省粮油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44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岩样品袋
- 下一篇:一种麻酱调料速兑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