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辐射降温材料及其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5305.0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7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徐绍禹;王明辉;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瑞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瑞凌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B29D7/01;B32B27/06;B32B27/18;B32B15/04;B32B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万商天勤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9 | 代理人: | 潘笑玲 |
地址: | 315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射 降温 材料 及其 复合材料 | ||
1.一种辐射降温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降温材料为多层结构,包括用于辐射降温的主体功能层,以及封装层和功能性保护层,所述主体功能层包括至少一层聚合物层;
所述主体功能层对波长范围为0.25-2.5μm/0.25-3μm/0.3-2.5μm/0.3-3μm的太阳辐射具有不低于0.8的透射率,且对波长范围为7-14μm/8-13μm/7-13μm/8-14μm的红外波段的辐射具有不低于0.8的发射率;
所述封装层设置于所述主体功能层的第一面,所述功能性保护层设置于和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
所述聚合物层为选择性辐射冷却结构,该选择性辐射冷却结构包括聚合物和介电粒子,所述介电粒子分散于所述聚合物中,所述介电粒子的粒径在1μm到200μm之间;
所述辐射降温材料的结构采取膜、薄片或涂层的形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降温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降温材料还包括选择性功能层,所述选择性功能层设置于所述主体功能层的第一面,介于所述主体功能层和所述封装层之间;
所述选择性功能层对波长范围为0.25-2.5μm/0.25-3μm/0.3-2.5μm/0.3-3μm的太阳辐射具有0~95%的透射率,对波长范围为0.25-2.5μm/0.25-3μm/0.3-2.5μm/0.3-3μm的太阳辐射具有5~100%的反射率;
或者,所述选择性功能层对波长范围为0.4-0.7μm/0.38-0.78μm/0.4-0.76μm的太阳辐射具有0~95%的透射率,对波长范围为0.4-0.7μm/0.38-0.78μm/0.4-0.76μm的太阳辐射具有5~100%的反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降温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性功能层包括至少一层金属层,或至少一层陶瓷材料层,或至少一层金属层和至少一层陶瓷材料层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辐射降温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性保护层包括有机氟聚合物层、有机硅聚合物层、氟硅共聚物树脂层、聚乙烯-尼龙复合膜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聚丙烯-尼龙复合膜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降温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装层的厚度在1μm到500μm之间;
所述功能性保护层的厚度在1μm到300μm之间;
所述主体功能层的厚度在5μm到500μm之间;
当所述辐射降温材料包含选择性功能层时,所述选择性功能层的厚度在1nm到500nm之间。
6.一种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辐射降温材料的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由所述辐射降温材料与金属、塑料、橡胶、沥青、玻璃制品、防水材料、纺织物或编织物复合而成,所述金属、塑料、橡胶、沥青、玻璃制品、防水材料、纺织物或编织物作为基底层,所述辐射降温材料设置在所述基底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瑞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瑞凌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瑞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瑞凌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53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淋线喷管用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PVC圆弧管生产制造用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