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螺旋气流的空调导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8991.7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0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金英爱;李阳;马伏新;吕文博;张源博;蒋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3/14 | 分类号: | F24F13/14;F24F1/0011;F24F1/0018;F24F11/72 |
代理公司: | 11369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许小东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风机构 导风框 本实用新型 可旋转支撑 螺旋气流 导风板 空调导风装置 可拆卸设置 空调出风口 产品空气 导向作用 空调送风 联动装置 螺旋风扇 螺旋叶片 出风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螺旋气流的空调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框,其可拆卸设置在空调出风口;导风机构,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导风板,其设置在所述导风机构另一端;多个螺旋风扇,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机构上;联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导风机构和所述导风框之间,能够推动所述导风机构旋转,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叶片制造螺旋气流,达到增加空调送风距离的目的,并借助导风板对风的导向作用,改变出风方向,增强产品空气调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制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螺旋气流的空调导风装置。
背景技术
室内空调出风口一般位于房屋顶部,在空调处于制热工况时由于吹出的热风密度小于室内冷空气密度。因此为了可以使室内温度可以更快速的达到设定温度,需要将热风吹至地面附近,使热空气在地面附近聚集,实现热量的自下而上的传递。但是对于一些非家用情况,制热模式时空调的送风距离因为热风密度的影响而无法达到要求。例如对于商用室内空调,其室内屋顶一般相对较高,制热时空调出风距离不足,热风无法被送至地面附近,导致地面附近温度较低,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利用螺旋气流的空调导风装置,通过螺旋叶片制造螺旋气流,达到增加空调送风距离的目的,并借助导风板对风的导向作用,改变出风方向,增强产品空气调节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螺旋气流的空调导风装置,包括:
导风框,其可拆卸设置在空调出风口;
导风机构,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
导风板,其设置在所述导风机构另一端;
多个螺旋风扇,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机构上;
联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导风机构和所述导风框之间,能够推动所述导风机构旋转。
优选的是,所述联动装置包括:
伸缩推杆,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
第一短连杆,其一端与所述伸缩推杆另一端铰接;
第二连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短连杆另一端铰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导风杆;
第三连杆,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短连杆另一端铰接。
优选的是,所述伸缩推杆为液压杆或滚珠丝杠副。
优选的是,所述联动装置包括:
转动凸轮,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
第一短连杆,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转动凸轮一端;
第二连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短连杆另一端铰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导风机构;
第三连杆,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短连杆另一端铰接。
优选的是,所述转动凸轮由电机驱动。
优选的是,所述导风机构包括:
第一导风杆,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
第二导风杆,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与所述第一导风杆平行设置;
连接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风杆和所述第二导风杆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板上具有多个阵列的安装孔。
优选的是,所述螺旋风扇包括:
中心柱,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安装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89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格栅和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冷风扇导风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