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美容艾灸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9414.X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0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干曦礼;程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7/00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柄 艾柱 接灰盘 防烫 罐体 本实用新型 插入孔 烫伤 灸罐 隔板 艾灸器具 便于携带 定位限位 固定作用 烫伤皮肤 倒置 插入式 排气孔 限位块 拔出 灸材 可用 紧凑 美容 散落 吻合 金属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美容艾灸器具,包括双层防烫罐体、接灰盘和针柄;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合理,实用性很高,工作时,将金属艾柱针上插入艾柱,而后贯穿灸罐底部插入孔放置于双层防烫罐体,限位块和针柄托起到定位限位作用,接灰盘可用来接灰,一体式隔板和第一排气孔可避免本装置倒置使用时烫伤,灸罐底部插入孔与针柄柱相吻合,起插入和固定作用,本装置采用插入式针柄设计,更换艾柱更加方便,点艾柱时不易被烫伤,去灰时,拔出针柄将艾草灰倒入接灰盘即可,防止艾草灰散落,双层防烫罐体使用过程中能有效的防止灸材烫伤皮肤,安全性更强,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巧,便于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美容艾灸器具。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
目前,现有的艾灸器具在理疗过程中,容易烫伤客户和理疗医师,对理疗医师的技术要求较高,同时现有艾灸器具结构复杂,携带不便,更换艾柱时,艾草灰容易散落,导致工作环境的污染,且现有艾灸器具在使用时无法进行刮痧,功能单一。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美容艾灸器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容艾灸器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美容艾灸器具,包括双层防烫罐体、接灰盘和针柄,所述双层防烫罐体下端中部设置有灸罐底部插入孔,所述针柄上端设置有针柄托,所述针柄托上端中部设置有针柄柱,所述针柄柱上部贯穿灸罐底部插入孔延伸到双层防烫罐体内,所述针柄柱上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端中部设置有艾柱针固定金属件,所述艾柱针固定金属件上端中部设置有金属艾柱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层防烫罐体下端且位于灸罐底部插入孔外侧设置有圈足,所述圈足下端连接有接灰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金属艾柱针上部插接有艾柱,所述艾柱的直径小于灸罐底部插入孔的内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层防烫罐体上端后侧边缘设置有刮痧齿,所述双层防烫罐体上部侧端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第二排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层防烫罐体上端中部设置有一体式隔板,所述一体式隔板上端周向设置有若干第一排气孔,所述一体式隔板上端中部设置有镂空花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层防烫罐体、针柄托、针柄和针柄柱的材料均为陶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94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湿理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缓解痛经的艾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