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0701.2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7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匡晶;伍勋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沈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73 | 代理人: | 沈祖锋;吴京隆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和容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线圈模组、电路板和风扇,所述壳体具有一充电表面,所述线圈模组正对所述充电表面设置,以为位于所述充电表面的电子设备充电,所述风扇与所述线圈模组并排且间隔设置,所述充电表面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散热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器,尤其涉及带有风扇的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的普及,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移动电子设备的充电技术也随之高速发展,特别是无线充电技术也已经进入应用阶段。
无线充电过程中,充电器会产生热量,使充电器与电子设备之间的温度升高,造成充电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及时散热以提高充电效率的无线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和容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线圈模组、电路板和风扇,所述壳体具有一充电表面,所述线圈模组正对所述充电表面设置,以为位于所述充电表面的电子设备充电,所述风扇与所述线圈模组并排且间隔设置,所述充电表面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散热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模组上设有第一通风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与所述第二通风孔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散热片,所述线圈模组、所述散热片和所述电路板依次层叠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和所述线圈模组之间设有散热胶层;或者,所述散热片和所述电路板之间设有散热胶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上设有第三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三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依次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的顶板的内表面连接,并且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的底板之间形成风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扇通过所述风道对所述线圈模组、散热片和电路板进行吸风,从而使得风从所述充电表面依次流经所述线圈模组、散热片、电路板,再到所述风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表面上设置一凸台,所述第一散热孔围绕所述凸台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表面上设置若干条纹状凸起,所述第一散热孔设置在相邻两条纹状凸起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台和/或所述条纹状凸起的顶面与所述壳体的顶面平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热较快的无线充电器。无线充电器的盖板上具有充电表面,线圈模组、散热片、电路板正对充电表面设置为位于充电表面的电子设备充电。在充电表面设置第一散热孔,在线圈模组、散热片、电路板上设置通风孔,在底壳上设置第二散热孔,风扇出风口朝向第二散热孔,在盖板底部设置隔板,隔板将容置空间分隔开并形成风道。当风扇运转时将容置空间内的空气经出风口吹出,使得容置空间形成负压,负压导致手机充电时在充电表面产生的热空气从第一散热孔被吸入容置空间内,进而经由线圈模组、散热片、电路板的通风孔通过风道后进入风扇经第二散热孔排出,同时第一散热孔兼具引入外部冷空气的功能,形成快速的空气流动,为手机降温,延长手机的持续快充时间,提高充电效率。此外,在充电表面上设置凸台或条纹状凸起,使得手机放置充电时形成间隙,减少热量集中,进一步增强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器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无线充电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中盖板的底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器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图4中无线充电器的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07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单车的共享电池系统
- 下一篇:一种泌尿科尿液收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