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感器漏气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1907.7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1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汪祖民;周海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微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32228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太湖国际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储存 产品测试 治具 气罐 连通 标准压力传感器 第一电磁阀 开闭控制 气压 漏气检测系统 气体传输管道 本实用新型 产品损坏 反复充气 检测结果 系统结构 系统控制 控制器 电磁阀 耗气量 传感器 充气 开闭 自动化 释放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感器漏气检测系统,涉及产品测试领域,该系统中气罐、气体储存腔和产品测试治具三者依次通过气体传输管道连通,控制器通过控制气罐和气体储存腔之间的第一电磁阀的开闭控制气罐对气体储存腔的充气、通过控制气体储存腔和产品测试治具之间的第二电磁阀的开闭控制气体储存腔向产品测试治具释放气体,连通气体储存腔的第一标准压力传感器感应的气压值为第一电磁阀的开闭提供控制依据,连通产品测试治具端的第二标准压力传感器感应的气压值反映检测结果,该系统结构简单、搭建成本低,检测过程中的耗气量较低、无需对气体储存腔进行反复充气、效率高,系统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可以避免人为操作引起产品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测试领域,尤其是一种传感器漏气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为保证压力传感器的功能正常,表压传感器或差压传感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漏气检测。目前,传感器生产厂家主要采用专门的自动压力控制仪器直接对装配有待检测的压力传感器产品的产品测试治具进行加压然后进行漏气检测,压力控制仪器价格昂贵,且在漏气检测过程中反复加压泄压,易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传感器漏气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常规器件搭建而成,成本较低,且系统在进行漏气检测时气体损失小,可以节约用气量,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传感器漏气检测系统,该传感器漏气检测系统包括:气罐、气体储存腔、装配有待检测传感器的产品测试治具、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标准压力传感器、第二标准压力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气罐与气体储存腔通过第一气体传输管道连通,第一电磁阀设置在第一气体传输管道上并控制气罐与气体储存腔之间的气路通断;气体储存腔与产品测试治具通过第二气体传输管道连通,第二电磁阀设置在第二气体传输管道上并控制气体储存腔与产品测试治具之间的气路通断;第一标准压力传感器连通气体储存腔并检测气体储存腔内的气体压力值,第二标准压力传感器连通产品测试治具与第二电磁阀之间的第二气体传输管道并检测产品测试治具内的气体压力值;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标准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二标准压力传感器。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传感器漏气检测系统还包括人机交互设备,人机交互设备连接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传感器漏气检测系统,该系统并不采用专门的自动压力控制仪器,而是采用现有常规的器件搭建而成,成本较低,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的开闭控制气罐对气体储存腔的充气,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二电磁阀的开闭控制气体储存腔向产品测试治具释放气体,气罐并不直接向产品测试治具提供气压,而是先经过气体储存腔,每一次检测时只损失产品测试治具端的少量气体,气体储存腔内的其余气体无损失,整个系统的总耗气量较低、效率提高,而且无需对气体储存腔进行反复充气,减小了气罐使用损耗,系统的控制由控制器完成,自动化程度高,可以避免人为操作引起产品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公开的传感器漏气检测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微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龙微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19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压绝缘手套的密封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极板的漏率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