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山体雨水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3287.0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1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河振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14;B01D3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662200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体 雨水 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体雨水利用系统,属于水处理领域。包括雨水池、渗水池和溪水蓄水池;渗水池的中设有钢丝网、硅藻土层和砂砾层;渗水池中设有第一出水口;蓄水层底部设有第二出水口,蓄水层分别连接渗水池顶部和雨水池顶部;雨水池顶部设有格栅,雨水池中上部设有第三出水口;第三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溪水蓄水池顶部连接。本系统根据雨水、渗水和溪水三种水的不同性质建立不同的水池,且将三种水通过不同用途进行处理进行相应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水净化的设备投入,同时达到水利用的有效目的。在干旱时期,可调用雨水池通过现有的设备进行净化供人使用,降低设备投入,提高水利用率,解决水资源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体雨水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水资源缺乏,综合利用水资源已经成为常态。山体中包括落叶水、溪水、地下渗水和雨水,这几种水体的水质不同,因此用途也是不同的。而常规的处理方式是直接作为地下水统一过滤作为灌溉或清洁使用,而作为饮用水使用则需通过繁琐的过滤程序,增大了投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根据不同雨水的水质进行处理,降低设备投入的山体雨水利用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山体雨水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池、渗水池和溪水蓄水池;所述渗水池的其中一个侧面从内之外依次设有钢丝网、硅藻土层和第一砂砾层;所述第一砂砾层与山体相连,所述渗水池中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设有过滤层;所述溪水蓄水池顶部设有第二砂砾层和麦饭石层;所述麦饭石层底部为蓄水层,所述蓄水层底部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连接有第一三通,所述第一三通的其中两个端分别连接渗水池顶部和雨水池顶部;所述雨水池顶部设有格栅,所述雨水池中上部设有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溪水蓄水池顶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层填充有活性炭与麦饭石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出水口上设有第二三通,所述第二三通的其中一端与溪水蓄水池顶部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的其中一端为水流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三通与雨水池顶部之间设有水流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三通与溪水蓄水池之间设有提升泵和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水流出口包括洗护水出口和家畜饮用水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渗水池和溪水蓄水池连接的管道上设有提升泵。
本实用新型山体雨水利用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根据雨水、渗水和溪水三种水的不同性质建立不同的水池,且将三种水通过不同用途进行处理进行相应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水净化的设备投入,同时达到水利用的有效目的。在干旱时期,可调用雨水池通过现有的设备进行净化供人使用,降低设备投入,提高水利用率,解决水资源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雨水池、2渗水池,3溪水蓄水池,4钢丝网、5硅藻土层,6第一砂砾层,7山体,8第一出水口,9过滤层,10第二砂砾层,11麦饭石层,12蓄水层,13第二出水口,14第一三通,15格栅,16第三出水口,17第二三通,18提升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河振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红河振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3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智慧无线充电系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儿童安全出行随身扣